11 第十一章

    11 第十一章 (第2/3页)

亲闲聊。

    暖调灯光覆盖整片空间,电视声和游戏音效交相辉映,安静而热闹,一片和谐美满。

    直到吴庆梅提起老家的事。

    “昨天村支书打电话过来说要修路,每家每户都出钱,按人头给,不过钱不定死。困难的少给点,有能力的多贡献。”吴庆梅看向家里的主心骨:“最后一句强调了好几遍,也不知道给多少好。”

    屏幕反射的光照得陈桉神色很淡,他没有抬眼,波澜不惊地问:“哪个老家的村支书?”

    这么问的原因是他们有两个老家。一个是父亲陈国栋的籍地“陈家岭”,一个是母亲的籍地“吉安”。

    陈桉和妹妹在陈家岭出生长大,到了上中学的年龄被迫搬至吉安,然后一直在吉安生活。

    吴庆梅无奈地笑了下,“还能是哪个,陈家岭。”

    陈家岭三个字像是戳到陈京京的逆鳞,听到后立刻扔了手机坐起来,嗓门因愤怒扯得老大:“不给!一分钱都不给!”

    忽然冒出的吼叫把吴庆梅吓一跳,陈桉也终于半掀起眼皮,“好好说,别吼。”他把笔记本合上,不紧不慢地放至茶几,转头问吴庆梅:“去年不是修好了吗?”

    吴庆梅:“说是要路路通户,修到家门口。”

    陈京京翻白眼,冷嘲热讽道:“呵,是不是还要给他们阔个坝子?栽几棵树?顺便连新楼一并起了!”

    前年横跨陈家河的螺丝大桥是哥哥修的,去年进村的路也是哥哥出的钱。还有什么共营果园、村公社、活动中心……说得好听是一起出钱,实则是把他们一家当冤大头,扒着吸血。

    也不是陈京京抠搜,如果换成吉安,她举双手双脚赞成。衣锦还乡、为家乡做贡献是好事。但陈家岭在她眼里根本就不是家乡,哪有家乡把自己人赶尽杀绝,逼走的!

    ……

    愤怒的起因要从一场矿难说起。

    永星镇陈家岭位于群山环绕之中,因地势险恶交通不便的原因赤贫如洗,直到九十年代末开发出一条煤矿脉,附近的村民才有了除耕作以外的收入。

    陈桉的父亲陈国栋是陈家岭几百名普通矿工中的一员,靠挖矿养活一家四口。生活不算富裕,但日子过得平淡幸福。

    原以为简单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没想到零三年的开春,矿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陈国栋不幸遇难。吴庆梅当场昏厥,陈桉和陈京京哭得肝肠寸断。

    阴霾从此笼罩母子三人身上。

    此次事故18人死亡,5人下落不明,矿场以每人五万元的赔偿费了结事故,和三年前那场顶板塌陷一样,给完钱马不停蹄继续作业,工人照旧在不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的情况进入几十米深的矿井。

    不过这次有所不同,死伤人数太多,记者闻风而动,暗中探访。

    那段时间,陈家岭对外来人口非常警觉。因为深知矿场的安全许可证早已过期,每年的开采率也远远超过了证载能力。

    一旦查出非法采矿,关闭矿场,陈家岭上上下下几百人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也觉得,出事是运气不好,想赚这个钱就只能自认倒霉。

    并且矿主和副矿长是村长一家人,村支书儿子是瓦斯管理员,又听闻镇长有股份。大家更三缄其口,心照不宣地隐瞒伤亡人数,让记者无缝可钉。

    那天是个阴天,一位叫邢苛的记者在乡间小路遇上了从镇小学回家的陈桉。他背着书包,打着红领巾,不像别的小孩那样左踢一脚碎石,右手蹦着抓一抓树梢。

    观察了好久都一直低着头,很是沉默。

    “诶,小娃儿,陈家岭啷个走哇?”邢苛叫住他。

    陈桉停脚,回过头,从上到下将问话的男人打量了一眼。

    说话的人皮肤白净,穿着干净的格子衬衫和布料轻垂的长裤,肩上垮着一个公文包,加上蹩脚生疏的乡音,一看就不是这儿的人。

    陈桉回答道:“这里就是陈家岭。”

    说完转身继续往前。身后的男人两步追上和他并排,“那你知道小河沟吗?我一个表舅去世了,来奔丧的,大老远跑起来找不到,哎呀把我急得呀——”说着掏出了一颗糖递给他:“这个甜,你拿去吃。”

    陈桉抓着书包肩带的手垂下,但没去接那颗亮晶晶的糖果。

    他昂脸去找他的眼睛,“你表舅叫什么名字?”

    目光里的审视毫不遮掩,语气也深沉平静得不像是一个小孩能说出的话。邢苛表情僵硬了一下,但专业素养让他即刻张嘴:“我表舅就住在小河沟旁,你刚放学回来?读几年级了?”

    试图蒙混过去。

    但他也没细想,并不认为小孩是在“炸”他,可能是想随便问问好给他指路。

    果不其然,小孩在回答完“是”“三年级”“不知道小河沟在哪儿”后,继续低着头往前走。

    矿场进不去,大人撬不开口,年纪小的小孩一问三不知,大点儿的一看他就跑。邢苛站在原地焦灼抠脑袋。

    与此同时,陈桉目视前方沉默地走着,只是垂下的手在裤边不自觉攥成了拳头。

    即使过去这么多天,无意在办公室外听到的对话依旧言犹在耳。

    ……

    学生在课堂上大哭,女老师觉得既烦又可怜,心情复杂地感慨:“矿场好好弄一哈嘛,也不得死这么多人。”

    男老师抱起作业本,在桌面上“噔噔”两下怼齐,“弄一哈?弄一哈你晓得要好多钱嘎?”

    女老师拉开抽屉,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好多嘛。”

    “办个证都要这个数,”男老师放下作业本,比出一个数字,在女老师震惊的眼神中继续冷笑:“还不加其它的安全设备。死一个人才赔五万,你说啷个划算?”

    女老师动了动唇角,想辩驳。但转念又觉得这事和自己没关系,关上抽屉打开教材,所有的情绪汇成一声轻长的叹息。

    陈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教室的,觉得腿似有千斤重。

    从记事起,父亲一直在矿上,他在镇上宿读。父子俩的相处时光只有周末的晚上,甚至很多时候短暂到只剩下他躺在床上半睡半醒时,父亲在外屋问的那句“小桉睡没”。

    在得到睡了的回答后,外屋的声音即刻变得小心翼翼。再醒来,父亲早在天空刚翻起鱼肚白的时候孤身走了

    ……

    陈家岭全是像他们这样的家庭,班里有两个学生和他一样,家人丧命于矿难。

    一个没了爷爷,一个永远找不到妈妈。

    他们常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