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刘,想不想做全场最靓的妞?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刘,想不想做全场最靓的妞? (第2/3页)

准备好,之前倡议的都是明星们自带一些日常用品和演出过的戏服。

    这也是当时第一届慈善夜才筹集16.8万的原因,本来就是娜英心血来潮的建议,准备很不周全。

    这一世阴差阳错来了这么多大腕儿,影视歌齐活儿!

    路宽边走边给刘伊妃科普这类公益活动的真实面目。

    “今天是第一届,他们也许还没准备得当,你看看明年、后年的,很快就会变成纯粹的商业和时尚品牌炒作。”

    刘伊妃最喜欢听路宽给她鞭辟入里地讲这些内幕,就像那天在家里听他说香江的电影江湖。

    她也进了这个大染缸小两年了,虽然被保护地很好,但是猪跑见过不少,知道眼睛看到的东西都假的很。

    “怎么炒作啊?”

    “你看啊,奢侈品品牌捐产品给拍卖给大款老板,大款老板再把奢侈品送给女明星,他们会约定好,拍卖的价格略高于市场价,付款的时候随意给。”

    刘伊妃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当然啦,这样一来奢侈品得到了曝光宣传,大款得到了女明星,杂志编辑得到利润和业绩,慈善机构也能拿到钱。”

    “只不过这钱都是提前定好的,不会超出太多,基本上都是为前三者服务的。”

    刘伊妃若有所思,只觉得自己认识了一个新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

    两人越走越近,苏茫也热情地上来打招呼。

    “路导,伊妃,欢迎光临,感谢你们对慈善的贡献和爱心。”

    路宽面色如常地和她寒暄,身边的刘伊妃眼神却有些怪异。

    当面确实很难看出这样一个“热心公益”的时尚杂志创刊者,竟然是路宽口中的皮条客?

    专门给企业家老板和女星创造“合作”条件的妈妈桑?

    酒吧里的梅燕芳起身向他招手:“小路,这边。”

    房龙今天带着儿子房祖明,后者正百无聊赖地喝着威士忌,顺着梅燕芳的瞧过去,只是一眼就再也挪不开。

    内地还有这样的女孩子?

    路宽带着刘伊妃走近。

    “房龙大哥,你好,我是路宽。”

    前世他没和房龙本人接触过,这位是典型的负面新闻一大堆,但是因为自身的才华和统战价值,一直活跃在影视圈的顶端。

    算是做到了我本身就是一片废墟,也就不存在塌方那种境界。

    房龙当然也听过他的名头,不仅是初出茅庐就敢硬刚香江电影圈的初生牛犊,更是两部作品接连斩获电影节大奖。

    他是把类型片做到巅峰的功夫巨星,但不代表在电影题材上没有更多尝试的野心。

    最近一次听过这位青年导演的名头,还是从李守成的口中,他已经正式离开嘉禾,和鹰皇成立了电影公司。

    “小路导演,非常高兴见到你,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祖明,你和路导也认识一下,还有这位美丽的小姐?”

    路宽瞥了一眼房祖明花痴的眼神没有作声,转而介绍起刘伊妃。“刘伊妃,内地演员,刚入行不久。”

    刘伊妃落落大方地和房龙握手问好,又和房祖明点头致意。

    是个人都看出来这小子的不对劲了,那心思就快写在脸上了。

    房龙轻轻怼了儿子一下。

    门外进来的明星越来越多,也大多着便装。

    苏茫成就感十足,像个农村办事的支客一样迎来送往,好不快活!

    她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就站在了交际圈、娱乐圈的核心位置,这么多人都因为她的呼吁齐聚,这是多么强的号召力啊!

    不过她莫名觉得少了些什么。

    对!少富豪,少大牌赞助!

    第一次办没经验,现在她是又惶恐又自豪,这些明星在她眼里就是一个个交易主体,再在这条食物链上加上二代和富豪。。。

    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就形成了。

    而她,将会是这个隐秘又高奢的圈子里每一单生意的提成者!

    路宽大概扫了一眼逐渐活跃起来的现场,范兵兵在外地赶通告,周讯倒是约了一起来的,人呢?

    “小路导演,好久不见!”

    路宽回头,卧槽,李大器!

    还真是好久不见。

    《射雕》一别,李亚朋继续混他的电视剧圈和软饭圈,路老板则忙着扩张和布局自己的娱乐帝国,两人真还没有什么交集。

    除了周讯这个纽带。

    娜英突然凑过来:“亚朋,王非在后台找你。”

    李亚朋冲路宽憨直地一笑,转身先离开了。

    路老板总算明白为什么周迅没有出现了,看来俩人是正儿八经地掰了。

    在《射雕》之后,李亚朋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时装剧《海滩救援队》,周讯是女主,二人感情迅速升温,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不知道为何在2003年左右就戛然而止,有说因为周讯正面全裸出演《恋爱中的宝贝》,有说因为事业方向的分歧。

    而这一世因为周讯出演了更有价值的《小偷家族》,放弃了荣兴达出品的《恋爱》,那这个理由显然是不成立的。

    最大的原因也许就是李亚朋已经混进了“六年一班”的圈子,找到新的目标了。

    前面提到过,各个大圈子里套着小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