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韩总,能不能帮我挖下你手底的人

    第一百四十章 韩总,能不能帮我挖下你手底的人 (第2/3页)

备拍科幻片。”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三人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1999年的《黑客帝国》给国内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什么时候国内能有像样的科幻片和国足什么时候能进入世界杯成为了两大老生常谈的话题。

    等到2001年国足在福地五里河冲线成功,观众却早已不对国产科幻片的未来抱以希望。

    正如路宽向刘慈心买稿时所述,现在国内的科幻氛围太差,有些科幻作家温饱尚且不能满足,更不要提科幻电影了。

    可以说整个90年代,内地的科幻电影氛围都是断层的。

    92年香江徐客的《妖兽都市》也是灵异元素大于科幻元素;

    95年的《百变星君》等则是无厘头的科幻喜剧,和正统的好莱坞科幻作品比起来都难登大雅之堂。

    后世的千禧年间,因为特效、光影技术的局限,投资人的抵触和保守,国内的科幻电影基本处于绝迹状态。

    更多的是采用DVD发行方式,以cult片的方式在小众影迷之间流传。

    “路宽,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韩山平十分不解路宽的决定,在这个时间节点做科幻电影,还不如拿钱往水里扔,好歹能听个响儿。

    姜志强也劝说道:“是啊,路生,科幻片需要的特效水平太高,国内现在连几家像样的特效公司都找不出。”

    “几家?”韩山平摇头苦笑。

    “现在国内只有两家勉强能做些特效的公司,一个是我们中影的华龙,还有上影的数码,也基本是吃政策饭,手艺和好莱坞公司没得比。”

    见韩山平欲言又止,路宽条分缕析道:“韩总,科幻电影对电影工业链条的发展完善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

    “80年代的《星战》系列为好莱坞开创了和完善了特效电影的制作与运作体系,还顺带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

    “90年代霉国的特效产业更进一步,完成了数字技术的视觉改造,又带着《侏罗纪公园》和《泰坦尼克号》席卷全球。”

    “韩总,这背后的逻辑就是高投资、大投入的大片带动整个电影重工业的发展,他们的特效公司也是在干中学,不断完善的。”

    韩山平摇头道:“你和鹰皇打赌的《飞龙再生》的特效还是拿到英国的MPC去做的特效,你现在要拍科幻片,怕是要把利润都贡献给特效公司去。”

    “韩总,我是要自己做特效公司。”路宽轻笑道。

    “我已经托朋友从湾省的西基动画挖了些人才,明年1月圣丹斯邀请《爆裂鼓手》参加非竞赛单元,我也准备过去一趟,去好莱坞挖掘一些特效导演。”

    又是石破天惊,饶是韩山平这样见惯了风风雨雨的老江湖,也不免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口出狂言”的年轻人震惊。

    特效公司可以说一个需要长期烧钱的行业,特别是在20世纪初这样中西方特效水平差距巨大的年代,在国内成立特效公司会面临很现实的问题:

    没有活干!

    国内电影大片时代刚刚开启,国外倒是产业需求大。

    但是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华国特效公司,何德何能和美西方的工业光魔、MPC、维塔数码这样的特效巨鳄抢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