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军改!

    第二百八十二章 军改! (第2/3页)

充当,如宋法律明定,“牢城指挥以待有罪配隶之人”。

    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禁军的“落厢”者,即“禁军有退惰者,降为厢兵”。

    也就是说,这些基本上都是从禁军中淘汰下来的,要么是身体不够强壮,要么是没有什么战斗精神,因此不受重视也是正常。

    而乡兵则是不脱离生产的地区性武装组织,大抵与后世的民兵相似。

    其成员不隶兵籍,粮饷器械由本乡自备,定期参加训练,战时守卫乡土。

    其名号繁多,如河北、河东神锐,河北、陕西强人,陕西砦户,河东、陕西弓箭手;

    河北、河东、陕西义勇,河北、京东弓箭社,川峡土丁,川峡壮丁;广西土丁,广东枪手,福建枪仗手等。

    乡兵的训练,多在农闲季节进行。

    仁宗时,广西土丁每年冬天利用农隙教阅,练习枪、镖、牌三种兵器。神宗时,土丁自十ー月至翌年正月,“均作三番”,每月轮教一番。

    英宗时,河北强壮以时教阅,“农隙分曹角射,岁终都试,以示赏罚”。

    各种乡兵素质差别甚大,大多数乡兵有名无实,比至阅视,其老弱不闲武技者十之七、八只能用于守卫乡里,但苏允却是看中了一些可用之兵。

    西北这边的有一种乡兵叫弓箭手,战斗力十分强悍且骁勇,在对抗西夏的战争中,是起了重要作用。

    河东、陕西与西夏接壤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羌人部族,他们互相独立,各自为政。

    仁宗时,因对西夏战争之需,将接受宋朝统治的羌人各部落(即所谓“熟户”)的大小首领封官,由他们分别统率本部族的壮丁,“分队伍,给旗帜,使各缮堡垒,人置器甲,以备调发”,是为蕃兵。

    苏允去考察过这些蕃兵,蕃兵倒是善战,但通常不太听从调动,可以作为扈从兵,若是想要成为决定胜负主力,有时候难免会不太靠谱。

    所以,苏允主要的目标还是放在禁军、厢军以及弓箭手这三股力量上。

    苏允第一个目标乃是改造这鄜延路的两万三千名禁军之上。

    鄜延路驻扎着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