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局为重(中杯)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局为重(中杯) (第3/3页)
育的?”
“是的,李院士。”
王博士继续问道:“亩产估计可以达到多少?我是说在这种山地梯田上。”
“如果是非林下的山地,鲜草亩产在12吨左右,每年可以收割四次;如果是林下环境的山地,亩产在6~9吨左右,每年可以收割2~3次,这要看树木种植密度和纬度。”
王博士对于这个数字有点惊讶:“江总,你确定?”
“当然,我们公司去年有小范围试种过,也是在这种山地梯田的粗放管理下。”
这下子,王博士也有些坐不住了,赶紧追问道:“这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是多少?”
“初期在26~27%,盛期在25~26%,结实期在23~24%,种熟期在20~22%。”
“厉害!这个品种都可以和阿美丽卡的转基因紫苜蓿相提并论了。”感叹完的王博士,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江总,你们这个品种注册了基因专利没有?如果没有,要尽快注册,免得被外国育种公司窃取了。”
“嗯,这一点确实要注意。”李院士也跟着提醒道。
不过众人看着周围的安保人员,看来海陆丰公司的安保措施应该相对严格,江淼应该挺注重安全和保密。
江淼笑着说道:“我们已经注册了各种专利,不过一旦大规模推广,国外大概率是可以拿到我们的种子,这一点没有办法避免。”
王博士听到江淼有这方面的防备,也放心了:“注册了专利就好,如果对方使用了你们种子,就不能在国际贸易之中出售紫苜蓿,只能在自己的农场使用,或者用来作为杂交育种的母本。”
“江总,你们这个品种的潜力不错,特别是南方地区,如果可以利用山地梯田的林下空间,国内在紫苜蓿方面,就可以避免被老美卡脖子了。”李院士比较关心国内的饲料产业安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内的紫苜蓿干草产能太少了,每年需要进口150万吨,80%来自阿美丽卡。”王博士在畜牧总站工作过,对于紫苜蓿行业深有体会。
阿美丽卡的转基因紫苜蓿,不仅仅产能非常高,而且粗蛋白含量也普遍在20~26%之间,由于转基因的原因,本身不需要使用太多农药。
而国产紫苜蓿,都是传统育种品种为主,目前并没有批准转基因紫苜蓿品种。
因此国产紫苜蓿的亩产产量比较少,粗蛋白含量参差不齐,在16~26%之间都有。
王博士很好奇地问道:“江总,你们这个品种是杂交培育的吗?还是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如果是转基因技术,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获批上市。”
“不是转基因,这是常规杂交和诱导基因突变培育出来的。”
听到是自然杂交和诱导基因变异的传统育种品种,王博士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那就好,至少不用考虑转基因的安全性审核,只要你们可以让这个品种的遗传性状稳定下来,那大概率可以通过上市的准入审核,国内现在太需要高产高蛋白的紫苜蓿了。”
“嗯,这个品种如果可以稳定性状,哪怕是只能在南方推广,也足够改变世界紫苜蓿的市场了。”李院士同样认为这个品种非常有价值。
要知道南方各省之中,每一个省都普遍有2000~4000万亩经济林,比如岭南和桂省,经济林面积都在2500万亩左右。
哪怕这些经济林的林下空间,没有办法全部利用起来,只要可以利用十分之一,都是非常庞大的产能。
特别是对于大型果园、油茶种植园、橡胶种植园、沉香木种植园等,完全可以利用紫苜蓿作为前期的产业过渡。
毕竟类似于橡胶种植园,需要6~8年的生长,才可以开始割胶,在割胶之前的那一段时间,橡胶种植园根本没有产出,只有投入。
同样情况的,还有沉香木种植园,哪怕是采用人工干预手段,沉香木也至少需要10年才可以采收。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投资经济林种植,原因就是周期太长了。
很多经济林都是爸爸种儿子收,甚至是爷爷种孙子收。
在大环境下,这种长周期的投资,风险太大了,这不仅仅有市场风险,还有自然风险。
万一种植期间,突然遇到山火、台风、山体滑坡之类的灾害,可能直接血本无归。
一旁的薛化也对于这个新品种紫苜蓿非常感兴趣:“江总,你们还有没有种子,卖一点给我,我可以尝试在鱼塘塘边种植一批紫苜蓿。”
“暂时没有了,我们自己就有二十多万亩山地要种植。”江淼摇摇头。
“二十多万亩?”王博士瞪大眼睛:“江总,刚才我就想问,你们这二十多万亩山地是种什么的?”
江淼解释了一下:“粤东这边是种植榴莲,赣南那边是种植油茶。”
“榴莲?油茶?”王博士一头雾水:“赣南种油茶我理解,但是榴莲可以在粤东种植吗?”
“我们采用了新技术。”江淼指着已经在发芽的转基因异木:“这是转基因异木,可以作为天然榴莲的砧木使用,从而克服一部分环境限制。”
“原来如此。”王博士一下子就理解,虽然不知道海陆丰公司的技术有多少成熟,但是江淼既然敢搞这么大的面积,那肯定是有底气的。
一行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中午又在海陆丰公司吃了一顿饭,便各自急匆匆回家了。
毕竟今天是北方小年,距离春节已经没有几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