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反应(中杯)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反应(中杯) (第3/3页)
显然蒋安业手上那4成利润,已经让他们心生贪念,毕竟这可是一年至少可以赚上亿美刀的生意。
“可以考虑,反正到时候他们有人过来,我们就拖延时间,让他们去告好了。”金元基冷笑着,他们这种财团对于在本土打官司,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除非对方是来自阿美丽卡的财团势力,不然很难通过打官司的方式击败西远财团。
紧接着,金元基看向儿子:“皓睿,你尽快前往欧美,寻找合适的企业合作,价格可以放低一点,每公斤3100~3200美刀左右,应该可以吸引到很多客户。”
刚才提议吞了蒋安业份额的阴翳年轻人,就是他儿子金皓睿,只见此人一脸自信:“社长请放心,我一定为集团发展出足够多的客户。”
西远集团还在继续着之前的计划。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现在签的订单越多,以后的损失就越大。
毕竟他们这一次的目标客户是欧美公司,如果到时候无法按时供应玻璃鳗,或者玻璃鳗的激素残留被查出来,那签了合同的欧美公司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以南高丽在欧美卑躬屈膝的地位,西远集团必然要赔偿一大笔钱,才能了结这件事。
要知道,西远集团的总资产虽然高达67亿美刀,但去掉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才20亿美刀,年净利润更是只有1.4亿美刀。
以金元基的计划,是上一次投入500亩成熟的鳗鱼,加上500亩半成熟鳗鱼作为备用,预计前半年的每月可以生产2亿尾玻璃鳗,半年之后产能提升到每月4亿尾玻璃鳗。
一个月2亿尾,以平均每1万尾3150美刀计算,那就是6300万美刀。
既然要拉客户,肯定不会只让对方订购一点,这种合同往往都是半年的供应合约起步。
也就是说,西远集团要将未来半年的产能,都通过预售的方式卖出去。
这就达到了12亿尾,总价值达到了3.78亿美刀。
如果金皓睿好大喜功,甚至可能签下更大的预售额度。
按照欧美的国际贸易习惯,这种固定金额的采购合同,违约金通常是未交付货物的30%左右。
也就是说,单单是违约金,西远集团就至少要赔偿1.134亿美刀。
更何况,这还没有计算成熟鳗鱼产卵之后死亡了,这1000亩鳗鱼,每亩的投入成本大概在1万美刀左右。
加上为了培育鳗鱼苗,每1万尾玻璃鳗也需要投入1700美刀左右的成本。
又加上金元基扩大了养殖规模,整整扩大了5000亩露天鱼塘,加上300亩室内养殖场,这些也需要8000万美刀左右的投入。
全部加起来,至少会损失4.28亿美刀。
这些还仅仅是直接损失,还有很多间接的损失,比如打官司的费用、负面消息影响子公司股票,赔偿没有到位之前的利息等。
虽然不可能瞬间压垮西远集团,但是对于一家年利润才1.4亿美刀的公司而言,一下子损失五六亿美刀,估计也要伤筋动骨。
所以现在金皓睿拉到的客户越多,后面他们的损失将越惨重。
至于他们能不能将有问题的玻璃鳗蒙混过关,卖给欧美企业,江淼已经暗中告诉了鹿儿岛鳗鱼公司和布朗公司这件事,如果西远集团和欧美企业敢冒险,那就让他们择机举报西远集团的出售的玻璃鳗。
到时候,就不是合同违约的问题了,而是故意倾销激素超标产品的问题,罚款肯定是免不了的。
甚至连西远集团的其他产品,也会被重点检查。
这就是国外有合作伙伴的好处之一。
对付其他后来的竞争对手,那是鹿儿岛鳗鱼公司和布朗公司的本能反应,毕竟对于这种可能威胁到他们赚钱的家伙,当然要狠狠的落井下石,威慑其他试图进入鳗鱼繁殖产业的企业。
为了配合海陆丰公司,鹿儿岛鳗鱼公司、布朗公司,也在这几天,陆续发布了三个月后,将对玻璃鳗价格进行调整的公告。
这下子,更加坐实了海陆丰公司的技术外泄的情况。
反正国内的很多养殖户已经信以为真。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都是一个局,到时候西远集团暴雷,三大鳗鱼苗生产商会进行集体涨价,再次拉高鳗鱼苗的市场价格。
虽然不会拉太高,但每公斤提高两千块钱,已经可以让每个月的利润增加几千万。
不过国内倒不是所有养殖户都持观望态度。
比如同样在汕美地区的海景公司,他们最近扩大了1000亩的露天鱼塘,用于养殖鳗鱼,还是照常采购着。
主要是顾海景察觉到了一些情况,毕竟作为本地的地头蛇之一,他并没有发现海陆丰公司停止扩张的动作,反而还在马宫镇隔壁的红草镇,又投资了一个面积500亩的草莓种植园和一个草莓加工厂。
种种迹象都显示,海陆丰公司非常淡定。
这种消息也就这些地头蛇才可以及时了解,远在南高丽的西远集团,很难在短时间内摸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内部情况。
因此顾海景觉得,这一次可能又有人要倒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