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差别(中杯!加更)

    第一百零七章 差别(中杯!加更) (第2/3页)

处于山地,这不利于推广机械化。

    没有市场需要,自然没有农机公司愿意投入资金去研究。

    一旦油茶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到时候只有使用专业的采收设备,才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不然油茶采收环节的人力成本太高了,会间接抬高总生产成本。

    这是绝大多数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农作物的必经之路。

    单靠人力采收,不仅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扩大规模。

    而且江淼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传统的种田方式了,加上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都扎堆往大城市挤。

    到时候油茶产业发展起来,还是按照老一套的人力采摘方式,农村的年轻人可没有那么多,老年人又干不动了,这会是一个麻烦。

    而且公司也不敢大规模招聘老年人,哪怕是临时工,都要尽量减少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

    毕竟年龄越大,身体就越差,心脑血管疾病那是普遍存在的,万一在工作期间有个三长两短,对于公司而言,绝对是一个麻烦。

    不知不觉,江淼看了近一个小时的文件,他站起来伸了伸懒腰,然后吩咐道:

    “赣南分公司的事情我大体了解了,你吩咐克己,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另外那个并购的茶籽油加工厂,要增加深加工的设备,将榨油之后的茶籽饼利用起来,就拿那几万亩原生品种的油茶来测试。”

    江淼紧接着又补充道:“另外还有件事,过一段时间,大概在年底前后,公司会送一批苜蓿种子过去,让他明年开春之后,在油茶种植园的林下空地播种下去。”

    “苜蓿草?是牧草吗?”蒋海波有些好奇地问道。

    江淼点了点头:“是新品种,前几天刚刚完成基因专利注册,这是耐旱的品种,在山地的林下,可以达到亩产5000公斤左右,一年收割两茬左右。”

    “我会吩咐他的。”蒋海波虽然不清楚老板所说的苜蓿草情况如何,但是他非常清楚,公司推出的那些新品种都非常优秀,既然值得专门去注册基因专利,那就更加能够说明问题了。

    “顺便让克己再建一个小型的草粉加工厂,毕竟几万亩山地苜蓿的产能,每年会有十几万吨鲜草,不加工很难保存。”

    蒋海波接过江淼递过来的文件夹:“没问题,我会嘱咐克己落实。”

    “对了,国庆期间,公司打算在市区的慈云山公园,举办一次展销会,你吩咐下去,和当地街道沟通好。”

    “没问题,我想当地街道也愿意配合我们。”蒋海波并没有觉得这种事情,会存在什么困难。

    蒋海波带着文件夹离开之后。

    财务部经理叶美静迅速敲门进来,她下意识想关门。

    “老板…”

    “别关门。”

    叶美静瞬间反应过来,赶紧将办公室门重新打开,她脸上有些发烫的抱歉起来:“老板,非常抱歉,我下次注意。”

    “嗯,注意就好。”江淼给她倒了一杯茶。

    “老板这是九月份的财务报表。”江淼接过来翻了翻。

    叶美静正襟危坐,向他介绍了简要的财务情况:“公司九月份的正常收入为3亿1736万元,另外还获得了农商行的50亿贷款额度。不过支出方面增加了很多,其中赣南分公司九月份支出了8257万,琼州分公司也支出了2718万,加上总公司支出了5亿2517万。”

    看起来公司有些入不敷出。

    实际上,海陆丰公司的财务非常良好。

    50亿5年期,年利率3.4%的贷款,每个月本金加利息,也就还款九千多万而已。

    现在公司的收入还在节节攀升,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这一大笔借款,再一次加速了海陆丰公司的高速发展。

    同时开工了很多个项目,包括了新乡东田员工小区一期项目、新乡小南山写字楼项目、竹仔山综合开发项目、海陆丰公司太阳能发电项目。

    还有烟墩山埃及塘虱室内养殖场、烟墩山鱼丸厂改造工程、烟墩山饲料二厂改造工程。

    城区榴莲种植园改造工程,公平镇榴莲种植园改造工程。

    这些项目的同步开工,消耗了海陆丰公司大量的资金,因此找银行融资就成为了必然。

    不过当地对于海陆丰公司的大借款,也是乐见其成。

    主要是海陆丰公司手握着鳗鱼苗这个市场,并不需要担心无法还款。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于海陆丰公司的疯狂扩张,感到了非常吃惊和嫉妒。

    比如顾海景那个小儿子顾一鸣,他被顾海景从公司踢出去之后,就一直在城区创业,目前搞了一个酒店和一个ktv。

    …

    随着国庆到来。

    作为半吊子旅游城市的汕美,自然也迎来从珠三角返乡的人潮,以及小部分真正的外地游客。

    房间一下子爆满的帝豪ktv,在顶层包厢内。

    “顾少,听说海景公司和海陆丰公司在合作,你认识那个江淼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