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条灿金色的大道,一个灿金色的人影(万字章节)

    第四十九章 一条灿金色的大道,一个灿金色的人影(万字章节) (第1/3页)

    刚刚那一次相逢时,因情况太过紧急,诸葛的心弦亦有些紧绷。

    所以他都未曾来得及仔细观察徐行,和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后辈交流,徐行就已冲霄而去,迎战“元”。

    而现在,大局已然定鼎,诸葛也终于能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看向徐行。

    此时战场上,蔡京一方的高手彻底落入重重围困中,除去与他们交手的强者外,还有众多高手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诸葛正我这辈子,哪怕是在老“四大名捕”联手出击那段日子里,都不曾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哪怕是谨慎如他,此时也找不出任何被翻盘的理由,一想到此处,诸葛正我看向徐行的目光就不由得越发感慨。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改变究竟是源自于谁。

    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将徐行打量过一番后,诸葛正我长出一口气,叹道:

    “踏法,好久不见。”

    虽只分别了月余时光,但徐行展现出来的变化实在太大,是以诸葛这一声好久不见,实在是诚心实意。

    徐行信手一抛,将“元”扔到诸葛面前,才朝他抱拳一礼,微笑道:

    “先生,好久不见。”

    自从出了神侯府,第一次在大理听到诸葛为了他的事,持枪打上太师府开始,徐行就已明白了诸葛此举的深意,也感受到这位老前辈的殷切期望。

    这番拳拳之意,如今想来,仍是令徐行动容。

    自降临这个世界以来,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一个情字、一个义字。

    在这个世界,对徐行恩情最重者,便是了传授他“北冥神功”,又给予一身淳厚功力,甘愿为此赴死的无崖子。

    为了报答无崖子的恩情,徐行在杀了丁春秋这个师门叛逆后,又打上朝天山庄,将背后支持丁春秋的凌落石也一并击杀,用“惊怖大将军”的血,擦亮了逍遥派的金字招牌。

    除此之外,他还杀了李秋水,“渡化”了巫行云,彻底终结了上一代弟子的恩怨,肃清逍遥派的门风。

    ——这都是无崖子想做而没能做到的事。

    除了无崖子外,对徐行恩情最重者便是诸葛正我。

    这位神侯不仅收留了他,还毫无保留地向他开放了神侯府的全部秘籍、药材,让他有一片立足之地可以研习此界武学。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正我的相助,徐行绝不可能在短短一月内便打下“真形法体”的底子,并且于无崖子传道后完成蜕变,一跃而成天下间的绝顶人物。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足以让徐行为其赴汤蹈火。

    何况,他们两人本就是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更肝胆相照的战友。

    这个世界的混乱凶险,徐行刚到那几天,就已领略得淋漓尽致,以他的性格,既然来到这样的世界,那无论如何都要改一改、变一变。

    这种想法并非出于任何利益考量,只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义所当为”、“当仁不让”之念。

    毕竟,徐行在此界本就全无牵挂,更无任何顾虑,凭着心意做事便是。

    至于这条路究竟有多难,以及最后究竟成还是不成,都是很次要的事。

    ——无论如何,只要有改变,往好的方向改变,也不枉他来此一遭。

    更何况,经历了大明王朝世界后,徐行对这种事不说是得心应手,也算颇有经验,心中更有此界之人难以想象的信心。

    毕竟,他是真的想过做过,也成功过。

    而诸葛正我作为与蔡京等奸佞斗争了数十年的正道领袖,重整乾坤、扫除积病之心,甚至比徐行还要强烈得多。

    因为徐行只是有一腔单纯的义愤之心,而诸葛正我则是有过无数次切肤之痛,更经历过无数次生离死别。

    这也是为何,徐行会选择相助诸葛正我。

    比起元限这个一味的反对者,最起码诸葛正我当真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也有为此付出一切代价、不惜粉身碎骨的决绝觉悟。

    这样一个人,无论为情为义,徐行都绝没有不帮的理由。

    所以,一解决了乔峰之事,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城,就是要兑现当初的诺言,与诸葛正我并肩作战,助这位神侯扫平天下、重整乾坤。

    此时再见,两人对视一眼,想起昔日的保证与承诺,都不禁笑了一笑。

    徐行那句“幸不辱使命”,也不只是说擒拿回了“元”,更是指他没有辜负诸葛的期待,成功修成“真形法体”,并且笼络了一批高手,前来相助。

    就在此际,被徐行打碎诅咒,又塞回魂魄,始终昏迷不醒的“元”,终于悠悠醒转过来。

    他一睁开眼,就看到了一张自己印象深刻到简直可称刻骨铭心的面容。

    那是一张和自己截然不同的面容,“元”的面容冷绝而傲绝,满是凌厉果决的杀伐之气,锋芒毕露,令人望而生畏。

    任谁都知道,这是一把出鞘神锋,动辄饮血。

    而这个人不一样,他面容清癯,气质清雅,只一看,就能感到一种淡淡风、溶溶月的闲淡之气,自在自足,不为外物所动。

    只是一见这张脸,“元”心中就涌现出一种浓烈的反感、厌恶。

    他本能地绷紧身子,想提起一口内元,却忽地感到一种无力和虚弱,只呕出一口血来,面色越发惨白。

    不过,这反感、厌恶之情仅出现了一刹,就被“元”压了下去。

    只因那并非是真正从他心中生出的情感,而是“元十三限”的残留,也算是他曾经活过证明。

    即便这是一份无比可悲的证明。

    “元”也缓缓开口,叹了一声:

    “真是可悲。”

    意识到这一点后,“元”看待诸葛正我的眼神又有不同。

    他更注意到,这位老人的面容虽是清癯、清雅如故,却已不再年轻,也遍布皱纹。

    这些皱纹里,每一条像是风刀霜剑留下的刻痕,更代表了诸葛正我生命中并非没有忧愁和悲痛,只是被他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硬生生地承载。

    在“元限”看来,诸葛正我这一生是走得顺风顺水,好似时来天地皆同力,不废什么功夫,就能够暴得大名、身居高位,掌天下权柄。

    而他自己却是处处碰壁,所遇非人,才会落得个功败垂成,壮志难酬,岁月蹉跎,这也是他仇恨诸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元”只是一看诸葛的面相就知道,这个“大仇人”绝非是元限想象中那般轻松自在,更很难称得上愉悦快乐。

    ——最多也不过是苦中作乐、自娱自乐。

    “元”甚至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若是元限能够抛去执念,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能够比诸葛活得快乐太多。

    最起码,他不用再妒恨这位表面风光的神侯。

    其实,这也是很容易就能发现的事,自在门中人自韦青青青以下,都极其擅长看相望气之术,元十三限更是其中佼佼者。

    可他却偏偏为执念所困,只用一腔臆想去揣测诸葛,连这货真价实摆在面上的信息都给忽略。

    不过,“元”也隐约明白,或许元十三限自己也隐约意识到这一切,更明白自己的执着本就是一场空。

    但他就是这样的人,既然错了,就要一错到底,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极致。

    所以,他才会叹一声可悲。

    说完后,“元”好整以暇地站了起来,转头望向徐行,又感慨道:

    “现在看来,你说的不错,元限的执念,实在是一件很无谓的事……”

    听到这句话,诸葛正我也惊了一惊,他低下头,从这个自己曾无比熟悉的师弟身上,竟然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

    徐行看了眼“元”点点头,又望向诸葛正我,将方才之事的始末原委,尽数道来:

    “元限为了杀你,已将一切情绪都炼制成对付你的‘伤心小箭’,而他彻底化成了个无心无魂的空壳,只留杀你的执念。

    我则是用他的手段,将这些情绪尽数返还给他,再把这股执念打散,以此为基础,又为他重构了人格,找回了初衷。

    现在这个‘元限’,你可以称之为‘元’,也可以称之为少年元限。”

    诸葛正我听到“空壳”二字时,已不禁深深一叹。

    其实在刚刚那一望中,他就隐约感觉到元限的手段,只是得到证实后,还是不免为之伤心。

    不过,听到徐行接下来的手段后,诸葛正我的神情却变得越来越古怪,他看了看徐行,屡次欲言又止。

    ——在诸葛正我看来,这种肆意操纵人格、修改认知的手段,已然近乎魔道。

    其实,如鸠摩智等有志光大密宗的有识之士,亦是这般认为,所以才会废除“灌顶洗礼”之法。

    忍了又忍后,诸葛还是不禁开口,神情慎重,语气严肃。

    “踏法,这种手段,日后还是莫要再用了……”

    诸葛正我的言语中,还有一股深藏的担忧。

    在他看来,徐行一旦将这般手段用成了习惯,很容易就会跨越道德的底线,乃至最终堕入魔道。

    这也是为何,自古天才尤其容易行偏踏错的缘由,只因对他们来说,那些在寻常人看来难以逾越的限制和规则,实在是太过脆弱,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越过那条线。

    诸葛正我的师尊韦青青青,对他也有相同的担忧,才会传下“六合青龙乾坤大阵”。

    好在诸葛始终将师尊的教诲铭记于心,也始终用一种审慎的态度对待自己,才不至于沦落那般境地。

    徐行当然明白诸葛正我的担忧,,不过他自己运用这种手段时,也相当克制,是以并未觉得有何不自然之处,只是点点头,示意明白。

    见徐行这般应对,诸葛正我也没再说什么。

    他一向是个不怀疑身边人的人,并且,他也相信以徐行的性情,不至于借此手段,真正干出伤天害理的事。

    如此作为,只是想给徐行一个提醒罢了。

    诸葛正我也知道,如徐行这般人,若没有特殊理由,是宁愿拼杀一场,面对面地击溃强敌,也绝不愿用这种手段取胜。

    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极其注重自我,极不愿受束缚,也深知何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

    规劝完徐行后,诸葛正我又看向“元”,面皮抽了抽,不知该如何开口。

    “元”在沉吟一会儿后,反倒是笑了笑:

    “元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