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道如天,自辟前路,惟愿众生见太平(7500)

    第五十七章 大道如天,自辟前路,惟愿众生见太平(7500) (第1/3页)

    八月中旬,一则喜报传来京城。

    自朱天都、朱婆龙这两大首脑,以及三十六船主同时覆灭后,海寇便被彻底抽掉了主心骨,变做一团散沙,余下的便只是风卷残云般的扫荡。

    鳌背岛之战后,戚继光没有休息,沿着既定战线如怒涛一般突进,戚家军旗帜所向,竟是只有追亡逐北,绝无锋刃相搏。

    就连浙直总督胡宗宪亦不避矢石,亲临战场,奋勇争先,几有殉国以全忠之意。

    好在戚家军将士奋勇作战,戚继光护卫得当,他才没有战死沙场,却不可避免地受了些伤势,又加之旧疾复发,不耐舟船之苦,只能留在台州静养。

    十五天内,戚家军奔袭千余里,九战九捷,清剿了为患东南数十年的三十六船海寇,沿海无数百姓饱经烧杀抢掠的苦难,总算是被彻底终结。

    某位不知名人士在接到这个消息后,也曾感慨了一句:“横扫千军如卷席”。

    此战之后,戚继光更被冠以“东南天柱,荡寇无双”的称号。

    在这时节,这本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可是戚继光连取九次大捷后,不遵旨意前往京城受封,反倒执意留在东南,继续清剿海寇之事,却为这喜事增添了一些阴霾。

    台州城中,一间静室内,完好无损的胡宗宪看到这封急报,气得一拍桌子,怒道:

    “徐文长,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静室中,徐渭看着这位浙直总督,微微一笑,以一种胡宗宪从未见过的和蔼态度,温声道:

    “汝贞兄,你本就有旧疾在身,趁此机会,休养一番,不好吗?”

    在他身后,李时珍虽没有说话,却也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

    胡宗宪伸出手,指了指周围包括燕平生在内的东南大拳师们,气笑道:

    “休养?你们把这叫做休养?!徐文长,你和戚元敬到底想做什么!”

    徐渭直视胡宗宪,眼中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平静,他轻笑一声,缓缓道:

    “胡汝贞,从你我认识的第一天起,我就说过,我想要做什么吧。

    那我就再说一遍,既然朝廷值此大战之时,还要搞什么‘改稻为桑’,来剥削我东南百姓,纵容海寇劫掠……

    说到这里,徐渭的目光倏然变得无比锐利,像是两口利剑,直刺进胡宗宪的心底:

    “那老子代表东南,反他妈的朝廷,又如何?!”

    胡宗宪乍闻此语,本是怒发冲冠,想要怒斥徐文长,可他却发现,周围那些大拳师们皆是神情自若,没有丝毫动容。

    就连李时珍这个曾经在太医院当差的前御医,在沉默片刻后,也微微颔首。

    目睹这一幕后,胡宗宪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一下子跌坐在床上,垂下头,面色颓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身为浙直总督,他如何能够不知道,东南人民这些年来,究竟遭受了怎样的苦难?

    他们难道不该揭竿而起、不该造反吗?!

    倒不如说,他们能够忍到现在再举起旗帜,已经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

    胡宗宪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哀叹道:

    “文长,你们这么做、这么做……”

    到最后,就连他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胡宗宪的第一反应便是,这怎么可能做得成?

    但是,在看到徐渭那坚定的眼眸,以及这诸多大拳师们同仇敌忾的神情后,胡宗宪胸中那口气、那个信念,却不由自主地弱了下去。

    ——为什么会做不成呢?

    论财富,东南赋税占天下数成之多,素来有聚宝盆之说,等戚继光战败海寇后,更能趁机把持海上航路。

    论军势,戚家军本就是由戚继光一手训练出来的军队,其中的中层军官,个个都是由徐行调教过的拳师,真要举事,足可信赖。

    更重要的是,这场大胜后,徐行、戚继光完全可说是深负东南人望,甚至有的老百姓还偷偷为那位手撕朱老龙的“混天大圣”立起了生祠。

    而朝廷一方,本就因“改稻为桑”之事,在东南激起了数次民变,可谓民心已失。

    如此一看,徐渭等人坐拥万里沃土,数十万披甲之士,又尽收民心,颇负人望。

    而且,对方阵中还有那位稳坐天下第一人宝座的大圣爷。

    要知道,光一个朱天都就闹得东南数十年不安宁,令朝廷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把持海上通道,逐渐坐大,成为心腹大患。

    换这个更年轻,手腕更强硬,拳术也更高深的混天大圣来,搅得山河破碎,天翻地覆,又有何难?

    胡宗宪越想越是绝望,如坠冰窟,脸色悲苦凄凉,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多岁,有种风烛残年之感。

    徐渭只是冷笑一声:

    “胡汝贞,平心而论,换了我们来,难道会比那皇帝老儿更坏吗?”

    胡宗宪抬起头,直视这位最亲密的战友,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是欲言又止,沉默不语。

    见他这般模样,徐渭也心生不忍,不再恐吓,而是诚恳道:

    “中枢里面,也有咱们的帮手,若能里应外合,倒也未必会走到全面开战的地步。”

    说这话时,徐渭罕见地有些心虚,不过他很快便调整了过来,甚至更为理直气壮,言语也是掷地有声。

    毕竟是踏法亲自出手,能出什么差错?

    胡宗宪听到这话,目光闪烁一会儿,只是转过身去,面朝墙壁,不再言语。

    徐渭知道这位老友的性子,也不多劝,只是道:

    “最迟两月,便能知道结果,你胡大人不会连这点时间,都不愿意等吧?”

    胡宗宪的背影一动不动,过了许久,才挤出来一个咬牙切齿的声音。

    “嗯。”

    就在东南战事平定后五日,京城又收到一则捷报,小阁老严世蕃,孤身突袭俺答王帐,将蒙古诸部落硕果仅存的三大宗师斩杀殆尽。

    边军轻骑随后赶至,掩杀而上,大破俺答残部,斩首万余,一路杀得血流漂杵、尸横遍野,缴获马驼牛羊不计其数,奇珍异宝堆积如山。

    一时间,严世蕃的名头亦是如徐行一般,甚嚣尘上。

    要知道,朱天都虽是名列《武知录》榜首,可那是因为俺答汗身为蒙古诸部首领,不算江湖武人,故而没有列入其中。

    其实在很多人眼中,俺答汗这位草原霸主,与朱天都这个海上巨魁,堪为大明朝南北两大心腹之患。

    两人拳术孰高孰低,毕竟没有打过,难有定论,可论权势地位、军威人马,俺答汗却要稳稳胜过朱天都不止一筹。

    毕竟,朱天都的名头、声势虽大,也只是打了个江宁府而已,而俺答汗是实实在在率军,在京城外耀武扬威了一大圈,焚掠八日才扬长而去。

    可以说,他完全是将大明王朝的脸面踩在脚下,树立了自己的威名。

    而且,除去这位当代霸主、一世之雄外,其他两个大喇嘛也是大有来头,其中一人已年过九十,几近百岁高龄。

    这位大活佛曾经南下中原,跟禅宗祖庭北少林的大和尚们交流过佛法武功。

    那一次,北少林达摩院十八棍僧联手,联手围攻,在一炷香的时间内,竟然连对方的金身都未曾撼动,从此他在中原武行,也有了个“大金刚王”的诨号。

    但就是这么三个站在武道最顶峰的大宗师、大高手,竟然被严世蕃一网打尽,悉数杀绝,这是何等可怕的拳术?

    此战之后,“仙官”这个名字再次传遍大江南北,“混天大圣”有了分庭抗礼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