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口口

    15 口口 (第1/3页)

    季辞在北京城,共有三处住所。

    其中一处是后海的一座老宅,有钱也买不到的那种,门口墙上挂着汉白玉牌,金字刻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柳石裕的父亲作为民族资本家,为抗战和解放出钱出力,还亲手将几个好儿子送上了战场,因而得以保留了祖宅。

    院子里的那株西府海棠,每到仲春便铺开满庭花云,据说为清代郡王亲手所栽,那是鲜花着锦般的富贵。

    季辞从美国学成归来时,住进了北厢的偏房,原本用作客房的一间。那时他还没来得及崭露头角,无论在柳宅还是公司,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同于现在。

    现在他搬到了西厢,和柳石裕的小儿子柳成成各占一间,分享了最好的一段湖景。

    虽比不上柳亚斌独占一排东厢房,但足以说明他今非昔比。

    另一处公寓在东CBD著名的豪宅小区,离公司比较近,生活也更便利。

    成年子侄,与长辈同住毕竟不方便,平常季辞和柳亚斌都不住在后海,只节假日回老宅吃顿饭。

    季辞这套公寓本是傅晶的私产,买来一直空置至今。去年年尾,季辞带领团队做出响亮成绩,傅晶喜出望外,将房子转至季辞名下。

    近半个亿的房产,说送就送了,可见傅晶对季辞的看重,绝非嘴上说说而已。

    小区优质,邻居都是各界名流,唯一缺点是他与柳亚斌住在同一个单元。

    虽说一梯一户地库直达,但极偶尔地,他们会在电梯中狭路相逢。一般是季辞加班到深夜,满身疲惫,而柳总搂着个花容月貌小明星,满身酒气。

    第三处住所在南城,是季辞早年曾住过的小区。

    老北京有句俗语,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说的虽是上百年前的事儿,但风水人文的集聚,貌似一直影响至今。

    出了南二环,繁华气息骤减,如果此时打开北京市的热力图,可以看到越往南,城市的活力度降得越快,图谱呈现出凝滞的蓝紫色。

    季辞那套自有房产,便坐落于这片蓝紫色之中。

    一个极普通的楼盘,年头很久,物业废弛,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小区门口有个派出所,因此路不拾遗,治安不错,院子里从来不丢自行车。

    院内杂草丛生,路灯还坏了几盏,季辞踩着石缝中不知名的野花,走到了破败的单元楼门口。

    他娴熟地托起铁门上的锁扣,状似锁紧的单元门“吱呀”一声开启。

    从程音家出来后,季辞没有回CBD的公寓,而是一路打车来到了南城。

    这条路季辞走得极熟,是回家的路。

    单元的楼道间里,灯光倒是很亮,每隔一段时间季辞都会将照明换新。

    他走到家门口,习惯性地拿钥匙开信箱——忽然想到如今已没那个必要,又将信箱锁上,开门进了屋。

    熟悉的气息扑来,温柔而陈旧,季辞没有开灯,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穿过客厅拐进了书房。

    一楼的人家,房间窗帘一般很少开启,书房里挂着厚重的深青色绒帘,另外三面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