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曾经的数学传奇故事
第178章 曾经的数学传奇故事 (第1/3页)
乔喻没去理会那些尔虞我诈的事情,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没把陈师兄放在申报的课题组里,是乔喻很笃定,他这次国自然的申请必然是过不了的。
除非审核专家脑子真进水了。
今天他要是申请一个证明黎曼猜想能过审,以华夏科研界目前的实力,明天什么N-S方程,NP完全问题,霍奇猜想,杨-米尔斯理论……
等等这些让人看了就觉得高大上的命题,怕是都会出现在国自然基金的审核组的案头。换谁,谁会不烦?
所以只要负责审核他项目的老师理智尚存,大概看过他的申请之后就丢一边去了。
唯一让乔喻没想到的是,向国自然提交个项目申请,也能在华夏学术界引发热议。
只能说华夏学术界一天天吃饱了没事做的人还是很多的。
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况,他应该早些一头扎进学术的大坑里。
如果早两年崭露头角……不对,乔喻回忆过去突然发现其实早一些他可能也露不了头。
因为他刚上初一的时候,他看黎曼几何方面的内容还觉得很晦涩,挺难懂的。到了初三再回头看那些内容,突然就能很轻松的理解了。
这大概能说明初一、初二那两年他的大脑还在发育阶段,那个时候的大脑还不足以承担如此高深的知识。
但现在不同了,脑子终究是越用越灵活的。
……
随便给陈师兄打了打鸡血之后,乔喻便心安理得的将部分验证任务交给陈卓阳。
之所以乔喻会觉得自己想到的证明方法很蠢,就在于其证明过程要很有耐心的不断分析、试错。
比如模态路径与对称性验证,就是通过验证所有模态点是否集中于模态路径Γ,来验证零点的对称性。
如果已经发现所有点都严格分布在路径Γ*上,且对称性条件满足,就可以直接得出黎曼猜想的结论。
当然如果验证结果出现局部偏差,也可能发现模态点无法集中的情况,但不要紧,接下来还能用模态卷积、模态密度这些方法从全局来分析。
总之,只要黎曼猜想是正确的,这么多方法总有一种能把结果验证出来。
毕竟实验室那些非线性数据的问题都能解决,没道理这么简单的数论问题解决不了。
他需要做的就是给数论与模态空间的映射做精准定义。比如如果最终是用模态密度解决问题,那就要精准建立模态密度函数ρM与素数计数函数π(x)之间的等价关系。
说起来虽然挺麻烦的,但乔喻第一步已经做完了,接下来无非就是看最后什么方法有用,然后再多推几条定理的事情。
数学题就是这样,没有方法的只觉得时候千难万难,毫无头绪。
但只要能找对方法,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如此So easy,全世界数学家追求的也恰恰就是这种So easy的感觉。
就这样一晃眼来到了三月中旬,京城天气也开始渐渐回暖。国自然那边项目申请也有了回复。
不出意外的没过。
这次也没有上会议讨论。黎曼猜想嘛,大家都知道是个什么命题。
不过这次审核委员会还给了乔喻一份贴心的提示,比如申请国自然项目的时候可以不需要一次甩出来这么大的命题。
不妨先把命题的范围缩小一些,比如黎曼猜想新解决方案的研究。这样说不定就能通过了。多少是有些明示的感觉。
不过乔喻也没把这次申请放在心上。同样理论上他也不需要这些基金项目证明自己。他才十七岁,戴不戴帽子其实无所谓。
反正基金申请下来的钱,用起来也很麻烦。还不如多拿点学校的各种奖金。
当然新学期,新气象,论文自然也是要发的。只是这次论文没发给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而是发给了JAMS。
同样是世界数学四大顶刊之一。是美国数学学会旗下的旗舰期刊。录用的期刊范围也涵盖了纯数学跟应用数学。
之所以选择JAMS,是因为去年加入美国数学学会的时候,答应了会写一篇论文投稿的。对这种简单的事情,乔喻一向是说到做到。
毕竟哪怕言而无信也要用在大事件上,如果小事都不能言出必行,那人品也太稀碎了。
当然这其中有个冷知识。虽然说美国数学学会中有美国两个字,但其本质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数学组织。
毕竟美国数学学会的会员实际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欧洲、亚洲等等地区的人都能申请。
同样,美国数学学会资助组织的活动也包括IMO跟ICM,等等这些知名竞赛跟大会。
乔喻现在就是AMS的国际会员。可以访问AMS的数学文献数据库。购买出版物或者参加会议更便宜些。
前者能直接访问数据库还是有用的。至于购买期刊跟参加会议,乔喻感觉好像没花过钱。
当然也可能是花过了,不过是导师那边帮他掏的钱。不过无所谓,很多数学项目批下来的研究资金就是用于这一块的。
以后能省下来一些总是好的。
这次发论文乔喻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提前跟田言真打了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