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间隔为6的素数对的无限性证明

    第152章 间隔为6的素数对的无限性证明 (第2/3页)

话里传来忙音后,乔喻也大大方方的出了口气。

    至少他的问题是解决了。

    他只要写出这篇论文,是否在这次会议上做报告都无所谓了。

    反正田导让他先把论文写出来,如果不能用的话,那也不能怪他了。

    总不能半个月时间让他写两篇能在这种国内顶级会议上做六十分钟报告的论文吧?

    除非是完全不懂数学的人,否则没人会提这种离谱的要求。

    整个人轻松下来之后,乔喻笑眯眯的打开了微信,然后点开了陈师兄的聊天界面。

    “哎,陈师兄,你可把我给害苦啦……”

    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还是一位受压迫的师弟,他完全可以把压力传导出去。本着谁受益,谁就该承担更大压力的原则,只能说陈师兄又有福了。

    ……

    美国,普林斯顿。

    洛特·杜根一直认为,好的论文就像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所以越优秀的论文,越需要一位优秀的审稿人。

    所以他读完了乔喻的论文之后,直接找了五位目前世界最顶尖的审稿人。其中一位还是他的朋友。

    巧的是,他的朋友也推荐了一位可以说顶级的审稿人。然后凑够了六位。

    其中也有些人根本没打算接手论文。

    比如安德鲁·怀尔斯。

    他接到洛特·杜根的电话之后,就直接拒绝了。用的借口是最近很忙……

    洛特·杜根没有放弃,建议对方仔细看看这篇论文的引言部分,然后再做决定。

    安德鲁·怀尔斯给了洛特这个面子,看完了引言部分,然后评价了句:“你确定作者不是在胡说八道?”

    然后洛特·杜根便在皮埃尔·德里尼还没看过这篇论文的时候,就帮着这位菲尔兹奖大佬对这篇论文做出了评价。

    “当然,知道皮埃尔是怎么评价这篇论文的吗?他说这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作,没有之一。这也是我选择你作为审稿人的原因……安德鲁!

    毕竟你也曾经创造过历史。毫无疑问,你的工作是上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里程碑之作之一,所以我想相信你一定对这个世界的接力之作感兴趣。”

    作为一位期刊主编,像一个推销员一般巧石如簧,只为了帮乔喻的论文找相匹配的审稿人,足以证明洛特·杜根对工作有多负责。

    也正是这句话,让安德鲁·怀尔斯没有再拒绝,欣然应诺了成为了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随后安德鲁·怀尔斯便开始不断的给洛特·杜根发邮件。

    第一封邮件大意是:这篇文章的确有些很有意思的想法。

    第二封,这篇文章有许多创造性不应该说是颠覆性的想法,也许是对的。

    第三封,他好像真是对的,我努力想要找到漏洞但还没能成功,也许我需要逐字逐句的去找毛病。

    第四封,不得不承认皮埃尔·德里尼说的好像没错,这篇论文可以开启一个时代,因为我好像挑不出毛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论文作者是谁了!所以这篇论文通过!

    洛特·杜根给安德鲁·怀尔斯回了邮件,顺手就把乔喻目前的成绩都发了过去。

    然后又把安德鲁·怀尔斯给他发的这四封邮件转发给了皮埃尔·德里尼。

    毕竟这些内容其实没有什么涉及到隐私的内容,而且他也一句话直接征求了安德鲁·怀尔斯的意见。

    “非常感谢你,怀尔斯教授,我会将你对这篇论文以及对皮埃尔评价的评价告知德里尼教授的,他一定会觉得你们再一次成了相互理解的知音。”

    很快,皮埃尔·德里尼便给了他回馈。

    “我的意见跟安德鲁基本一致,所以你可以跟更多的人宣传我的那句评价了。”

    ……

    一般而言,排名越靠前的期刊审稿周期越长。尤其是数学论文,审稿周期以年计算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当然也不是审稿人故意要拖那么久的时间,关键问题在于一般能在这类期刊上刊登的文章,要么解决了重大问题,要么贡献了新的思想,其证明过程往往很繁琐。

    尤其是站在编辑室的角度,越是重要的论文,编辑选择审稿人的时候会愈发审慎。

    毕竟建立起学术信誉很难,但毁掉却很容易。有几次就足够了。

    就好像有些期刊只要给了大家付版面费就能发的印象,那就成了业内公认的水刊。大家只要一看期刊名字,就能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随着安德鲁·怀尔斯跟皮埃尔·德里尼几乎同时给出了论文通过的回复,洛特·杜根感觉乔喻跟陈卓阳的论文应该能在11月就发表了。

    毕竟这两篇论文篇幅其实都不长,总计也才二十五页。

    高龄的怀尔斯教授都能如此快审核通过,其他审稿人应该问题更不大。

    当然他也不好太过催促不过为了保证如果其他四位审稿人能在本月完成审稿,十一月就能见刊,他干脆直接给负责排版的编辑打了个电话……

    “嗨,约翰,我希望你能帮个忙……就是下期排版工作做两份。我给你发了一封邮件,附件的两篇论文先加紧校对。

    对,把头版留出来,如果这两篇论文能在这个月过去之前审核通过,那么十一月的杂志就把这两篇论文放上去。”

    好吧,其实这也不算太夸张。乔喻还没破当年张远堂的记录。

    他那篇关于素数有界间隔的论文仅用了三周就接收了。在当时创造了创刊130多年来接收论文最快的记录。

    如果乔喻的论文能在十一月见刊的话,就见刊速度来说大概能排到前三。

    当然做这些并不是无所求的。

    期刊从来都是跟优质的论文互相成就的。当乔喻跟洛特·杜根说了他的野心之后,洛特·杜根自然更希望所有关于广义模态数论公理体系的论文都能在发表。

    毕竟数学界有四大顶刊,而不只是一大顶刊。豪华且效率够高的审核团队,对于顶级期刊来说,也是竞争力的体现。

    乔喻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洛特·杜根相信这个未来的数学之星能感受到他的苦心。

    ……

    这个时候的乔喻没空想这些,他也没去跟洛特·杜根沟通。

    反正按照以往的发刊时间,哪怕他的论文真能在十一月见刊,那也起码是中旬的事情。

    华夏数学年会十一月月初就要召开。反正是肯定赶不及的,所以他根本没考虑过论文什么时候能发表。

    他的心思全放在赶紧把论文写出来然后提交给田导,把关于报告的事情先解决了再说。

    毕竟有信心跟论文完成是两回事。论文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素数间距的模态几何化。原始素数间距问题是,在素数对(p,p′)中,存在无穷多对满足 p′p=d的素数,其中d是一个固定数值。

    转化后则是在模态空间M中,是否存在无穷多对模态点(r_p, r_p')满足模态距离d_M(r_p, r_p')= d。

    先要证明这个转化是合理的,这部分可以直接借用他投给论文中的小部分内容……

    这一块他直接引用了发给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定理。

    第二部分就是证明一个关键定理,在模态空间M中,存在一条模态路径Γ,使得模态距离 d_M(r_p, r_q)的上界可以降低到一个位数。同时对模态路径上的点进行密度分析,给出验证结果。

    第三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