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数学就是绕圈圈?!

    第124章 数学就是绕圈圈?! (第1/3页)

    就这样边走边聊,很快两人便来到了课题组的实验室。办公区,乔喻也见到了课题组所有人,另外三位师兄。

    “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乔喻,就是这次国际数研中心派来帮我们优化模型的同学,那个我知道你们可能会对乔同学有疑虑,但你们什么问题都别问。起码在模型优化之前,都放肚子里。”

    刚进办公区,刘浩便拍了拍手,对着所有人说道。

    能看出刘浩在团队里还是很有威信的,他说了这番话后,几个人虽然看向乔喻的目光同样颇为疑惑,但还是很给面子的开始鼓掌欢迎。

    乔喻怀疑这位刘师兄还承担着小导的责任。

    薛师兄跟他说过,经常能接到项目的大佬级导师,大都没太多时间带学生,要不然就是委托一位学校里的副教授或者助理教授当小导,又或者知根知底的合作伙伴当小导。

    也有导师会直接让手底下最优秀的博士承担部分小导的工作。

    “行了。”刘浩抬起手,示意了一下,掌声也停了下来。乔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罗成、张浩源跟秦忠梁,课题组还有一位师姐,今天不舒服请假了。”

    说完,刘浩又扫了眼办公室,问道:“陈江呢?”

    “去洗瓶子了。”张浩源答了句。

    “哦。”刘浩应了声,然后看向乔喻说道:“所有人都在了。那个,我先给你看些资料还是?”

    乔喻想了想,问道:“能不能先带我去你们的试验区看看?然后大概跟我讲下你们的试验操作?”

    刘浩点了点头,说道:“行。”

    随后转过身,冲着张浩源招了招手,说道:“小张,你带着乔喻去试验区那边看看。我先把数据整理一下。”

    ……

    刘师兄负责的实验室就在办公区旁边。

    跟乔喻想象中不太一样,大学里的化学实验室果然比初中的化学实验室高端许多。不再只是那些瓶瓶罐罐的。

    “这是……”

    “这是反应釜。嗯,就是高压反应器。很多试验反应会对温度跟压力有要求,就需要这东西。我们这是最先进的型号,能够直接设置温度、压力、搅拌速率,保证反应均匀进行。”张浩源很尽职的做着介绍。

    “哦!”乔喻点了点头,对负责介绍的张师兄很满意。

    “这是我们为了这次课题新上的设备,最先进的加氢固定床。这是对面企业捐给我们课题组的,不只是能做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还能用二氧化碳加氢制造液态碳氢染料。”

    张浩源又拍了拍旁边一个大家伙,说道。

    乔喻也只能像小学生一样,不停的点头。

    果然,隔行如隔山。这些仪器乔喻真还从没见过。

    看张师兄颇为骄傲的样子,这玩意儿大概挺贵,别的地方买不起。

    “还有这是气体进料系统,氢气跟二氧化碳就是通过这套系统进行输入,它由气瓶、流量控制器和气体过滤器构成,你看我们在这里进行设定,就能保证精确控制气体的流量跟比例,这在全国也是最先进的。”

    “我们还有自己的气相色谱仪。都不用去测试实验室跟其他课题组抢位置,你看,同样是目前最先进的型号……这是我们的数据采集跟控制系统。

    刘师兄正在整理的数据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我跟你说,现在能实现自动化跟数据记录系统的实验室真没多少。你来我们实验室参观,真是找对地方了……”

    张浩源兴致勃勃的介绍着。乔喻能看出这位张师兄对自家的实验室是真的很自豪。

    可惜了,针对化学,他是纯外行……

    初中化学考试,还是靠突击了几天才拿了满分,高中化学都没接触过。

    “那个,张师兄,这一套装备很贵吧?”等张浩源介绍完后,乔喻随口问了句。

    “装备?额……也对,哈哈,这套装备的确很贵。但对我们老板来说都不叫事。不瞒你说,我们老板在外头还有两家公司,每年的流水都是大几千万。”

    听了这句话乔喻大概明白为什么研究生喜欢称呼导师老板了。

    这是真老板啊!

    相比较而言,自家田导可能就差了点,好像没听说外头有公司的。

    乔喻好奇的问了句:“教授也能在校外开公司吗?”

    张浩源瞥了乔喻一眼,答道:“咋不能?那种乱七八糟的倒买倒卖的公司肯定不行,但支持教授们开专精特新方面的公司。只要满足了专利发明的最低要求就能开公司。我们老板手握好几个大专利,还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

    乔喻眨了眨眼睛,果然搞应用是有钱途的。

    一年的流水大几千万,也不知道净利润是多少。如果单纯专利授权产生的流水,大概还是很赚钱吧?

    于是乔喻又问了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张师兄,那你们现在每个月能赚多少啊?”

    “额……奖学金、岗位补助、科研津贴还有其他零零散散的加起来,平均下来一个月也有七、八千了吧,这些都是学校跟研工部发的。如果项目顺利的话,老板有时候还会私下给些特别的科研补助。努力点破万不难。

    如果能大论文的话,奖励就更多了。就是搞化学守实验室太累了。也没法做兼职,哎……不像你们学数学的,不用守实验室。以后你读博了,也自由自在的。”

    张浩源叹了口气说道。

    乔喻很想跟张师兄说,导师年流水都大几千万了,作为导师的学生要很努力,加上补助月入才能破万,这其实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看张师兄还挺满意的,大概是已经比许多其他导师的研究生要更赚吧?

    好可怜。

    不过有句话倒是吸引了乔喻的兴趣:“张师兄,你们发了论文还有奖励的?”

    张浩源点了点头说道:“那肯定有啊,你去看学校跟学院对奖学金跟论文奖励都有规定的。现在发一篇SCI英文一区能拿十万块呢,英文二区也有五万。反正给期刊交版面费是不愁的。现在还减下来了,以前更多。

    跟着我们老板,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发论文自然比那些穷逼课题组要容易的多。懂了吧?看你应该还在读本科吧?这么年轻就被推荐到我们实验室做模型优化,肯定有两把刷子。

    我就是想告诉你,以后一定要选个好导师。就好像我们组,虽然现在辛苦点,但只要跟老板好好做,毕业了再不济也能去老板的公司混,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乔喻点了点头,他觉得大概张师兄是在实验室里呆久了,平时都是几个熟人,聊得没话题了。

    今天看到他嘴巴就没遮拦了。

    不过可惜了,数学毕竟跟化学不太一样,前者不需要做试验。

    想到刘师兄提醒过,他的这些师兄弟最近试验做得不太顺利,心情不太稳定,他便也懒得暴露自己的导师了。

    不过有件事儿乔喻记在心里了。

    回头等他的论文在发表了,得去问问田导,有没有论文奖励。

    十万块呢……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可不算少了。

    而且在数学SCI一区期刊发论文好像不太难的样子。如果不是四大顶刊应该更简单,那么一篇论文学校就奖励十万块,他一年发个十篇就是一百万。两年下来以后开公司的原始资金,这不就有了吗?

    等等,理论他是燕北大学跟华清大学联合培养,按道理以后发的论文说不定还能两边拿奖励。如果他更勤奋一些……

    果然,读大学还是得先学会拿项目发论文,这才是前期财富积累最快的途径。

    “谢谢师兄提醒,回头我一定记得。要不你现在跟我简单说一下你们的实验流程,然后我就去分析数据做模型了。”

    “好的,第一步就是自然就是钴基催化剂的制备……”

    很快张浩源便把整个实验流程简单讲解了一遍。

    显然刘浩说最近天天操作实验没开玩笑,张师兄介绍的时候,整个流程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包括一些小细节。比如气体进料系统调节,反应器的设置,产物的收集与检测……

    整个流程都详细的介绍了一遍,乔喻脑子里也飞快模拟了一遍。

    也对模型需要的几个重要数值有了大概了解。

    需要计算的无非就是速率常数,活化能计算,最后进行关键步骤分析。

    数学模型嘛,大概就是做这个事的。

    “我了解的差不多了。谢谢张师兄,我们回去吧。我去看看数据到底有什么问题。”

    “这就了解了?”

    “嗯,我学东西还挺快的。”乔喻腼腆的笑了笑,答道。

    回到办公区,刘浩也已经把近期所有的数据都调了出来,看到张浩源带着乔喻回来,便开口问了句:“那个乔喻,你是把这些数据打包带回去还是?”

    乔喻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道:“没必要吧,你们这可是有用的数据,我怕数据泄露了会有责任,我就在这里看吧。”

    刘浩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必要,以前这些数据都是打包给陆教授带回去的……而且实验都失败了,这些数据也没那么需要保密。”

    乔喻没答话,只是坐到了电脑旁一边看着数据一边说道:“我听刚才张师兄的介绍,钴基催化剂就是通过表面吸附和活化反应物、改变电子结构和反应路径、提供选择性路径以及不断循环反应。

    以此来降低了CO和H加氢生成甲醇的活化能,使得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快速进行。你们的实验室目标就是改进催化剂配方跟生产工艺,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目标产物甲醇的选择性,对吧?”

    刘浩站在乔喻旁边,说道:“对。这项技术主要是为了优化生产线。目前我们的产线跟国外同类公司在生产效率方面有一定差距,老板跟厂家技术人员一起做过前期分析,差距大概率就在这两块。

    如果我们能在实验室里能让甲醇生成速率提高10%,就大概能追平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当然也要考虑到量产方面的一些问题,所以目前来说我们只做三种温度下的实验。对了,你要不要看看之前的模型?”

    乔喻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对了,给我推荐一篇相关的论文,我了解下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详细过程跟工艺细节。”

    “额……电脑里有,我调出来给你看。那个纯英文的没问题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