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还是得先发展国内

    第17章 还是得先发展国内 (第1/3页)

    机智的大臣心中早有明悟,这位李尚书是陛下专门让其过来,为的便是让他们知晓地外有地,天外有天。

    陛下的意图很明显,是让他们在日后决定政令、处理政务时,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他们从原本只着眼于大秦国内变化到既着眼大秦国内,又能看到国外。

    这一眼界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将很大!

    如果只着眼于大秦国内,那么决定政令时,这些大臣无疑会以国内最为优先,会定出许多有利于大秦治理稳定,却不利于大秦真正强盛的政令。

    譬如焚书坑儒、聚天下之兵于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压榨消耗民众的力量……

    大秦诸公虽是这时代顶尖的聪明人,但依旧是封建统治者,不知晓外界之大,不让他们产生危机和欲望,他们只会将主要的精力和手段用在大秦国内维稳上。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仅会内耗掉他们的才能,同样也会消耗大秦发展的时间。

    这种事,在李念所知的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上千年,使华夏领先于世界许久,却终为人所超。

    始终局限于这片土地,不对内残酷镇压维持稳定,还能做什么?

    而知晓了外面更有天地,他们的思想便会发生一定的转变,至少在定下某些政令时会考虑:此条政令对外会如何?

    这转变也正是李念所想要看到的,思想总是先于行动,若思想未能成行,那后续的行动也会大受阻碍。

    以大秦如今的情况,就算知道了海外多宝地,但也染指不了,必须得优先发展国内,修练内功,不过某些事先要做预备,总不能等需要用时再去做。

    那不符合实际,也不是治理一个国家的策略!

    国务省首相王绾道:“李尚书之言虽不确定全为真,可也使我等见识到世界之大,域外之地富饶不下于大秦。然臣以为当前更要着重于大秦之内,而非外!”

    “今我大秦之民尚未能人人食饱饭,穿上衣,且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原六国之地民众未完全信服,岂可弃国内诸务而望于外也?”

    这话引得诸多大臣点头。

    是啊,国内都没建设好,就想着海外那众多的宝地,舍近求远不说,更不切于实际!

    难道要通过拼命压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