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造海船,开启海上丝绸之路
第254章:造海船,开启海上丝绸之路 (第2/3页)
,还得有斜搭、燕尾榫相互嵌套,如此才能让船板浑然一体。”
“说起这龙骨,更是海船的根基命脉,须得寻那两人合抱粗的巨木,去皮刨光,再细细打磨,直至顺滑无比,嵌入船底时,还得用楔子、铁钉双重加固,一丝缝隙都不能留,不然遇上大风浪,龙骨松动,整艘船都得散架。”
李承乾忍不住插话问道:“金大师,孤听闻,这造船时,木材之间契合不好,还容易生虫,可有法子应对?”
金大师忙不迭点头:“殿下英明,这海船长期泡在水里,湿热环境最招蛀虫。老奴的法子是,把船板先搁在大锅里蒸煮一番,水里再添些防虫的草药,像苦楝皮、雷公藤这类,煮透之后,任是再刁钻的蛀虫,也啃不动船板。”
新罗的朴大师又接过话茬:“殿下,船身内设水密隔舱也是关键一环。这隔舱看着简单,实则工艺繁杂,舱壁得用厚实木板,与船身连接处要用麻丝、桐油灰密封紧实,半点不能透气透水。只是做这隔舱时,尺寸最难把控,大一分小一分,都影响舱室布局,还得一次次丈量校准。”
擅长帆具的那位大师这时站了出来,微微欠身道:“殿下,帆的讲究丝毫不比船身少。现有的帆到远洋里就显得单薄无力。要造新帆,先得织料,岭南新出的绸布虽说轻便,可韧性不足,还得混纺些麻线进去,增强拉力。”
“裁剪时,形状得是多边梯形,这角度每一处都得精心计算,太钝兜不住风,太锐又易破损。还有啊,这帆索,用普通麻绳,经不住海风长时间吹刮,得用上三股拧成的特制缆绳,里头还得夹着细钢丝,方能经久耐用。”
李承乾点点头,对于造船,也基本上有个大概的知晓了。
只是这跟他自己揣测的想法有很多出入,尤其是造海船这等事情,显然不是个容易事。
一艘海船造出来,少说也需要个一年半载,即便是建立标准化的造船流程,恐怕也不能缩短太多时间。
有些程序,譬如木材的处理上,就不是能轻易节省掉时间的。
“诸位大师说得头头是道,孤很是欣慰。只是远洋航行,风云变幻莫测,遇上风暴如何?船身稳固性又该如何额外加固?”
这算是给出个难题了。
众人又是一番思忖,许久,李大师才缓缓道:“太子殿下,遇上风暴,船身重心得压低,可在船底增设压舱石,用铁索固定。船舷两侧,还得加装厚实的护板,用榫卯牢牢锁住,风暴里海浪拍击,能挡上一挡。”
“为防万一,还得多备些应急修补材料,像备用船板、桐油、麻丝,万一船身破损,能及时抢修。”
李承乾清楚了。
造船主要是通过六个步骤。
选材,干燥处理,开料制板,拼接组装,帆具制作,还有最后的防护与辅助设施配置。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最为主要的船体结构设计。
到最后,还要重新制定新的建造标准流程。
这无疑是个不小的工程。
但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就准备。
——
七日后。
神武宫。
李承乾都感觉到有些累了,好歹大概的造船方案定下。
接下来是对船体制造各方面技术的汇总和优化。
譬如优化龙骨结构,改进船板连接方式,优化水密隔舱技术,改良船帆形状和材质,增加船帆数量和布局等等。
这些技术,不是说李承乾自己就能全部搞定的,还是需要慢慢聚集人才,而后逐步进行改良。
当然,至少现在来说,已经可以开始进入到造船的步骤来了。
“殿下,好消息。”
李德謇匆匆忙忙的赶过来进行汇报。
“什么好消息?”
李承乾放下笔,他正在写关于船厂的章程。
李德謇一脸惊喜的回道:“殿下,刚从长安传来的消息,陛下在朝堂上,通过了殿下的新政,在经过百官讨论后,决定先在一些县城进行尝试,如果有效果的话,那么就会在整个大唐进行改制。”
这个消息确实很惊喜。
就连李承乾自己也没想到,二凤竟然会选择套用他的新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