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房玄龄:随时可废太子

    第173章 房玄龄:随时可废太子 (第2/3页)

专供,吃饭用的筷子,都可能是藩属国上贡的象牙制成,放到外面的市场上,价值随便十几万钱。

    只需要卖掉东宫的一些器具,几百万钱还是很轻松的。

    房玄龄为了谨慎期间,暗中去查了东宫的府库情况。

    果然,在前年的记录里,查到太子生气,砸了一套琉璃金碗,还有各类瓷瓶的记录。

    略微估算下,就是数百万钱。

    这就跟李安俨的情况对上了。

    是因为李安俨贪财?

    所以被钱财所惑?

    是也不是。

    李安俨是个孝子,家中老父亲已然九十多岁,也许是为了给父亲还有妻儿更好的居住条件。

    永昌坊离得近,出了延喜门就能到,方便李安俨看望。

    二是为了自身跟子嗣前途。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只要他跟随谋反,那么可谓是青云直上,后世子孙也能延享富贵。

    从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李安俨勾结太子谋反,就变成了很合理的事情。

    换位思考,如果是房玄龄自己,也是愿意这样做的。

    太子天然就有正统性,按照正常情况的发展,就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为了前程,为了后世子孙,很少有人可以拒绝太子的招揽。

    掌控了这些情况,对于房玄龄来说,指征太子谋反,就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了。

    房玄龄是懂人心的,否则当年也不能为李世民招揽到那么多人才了。

    李安俨的弱点很明显,就是家中的老父亲。

    通过其父相逼,李安俨则必然就范。

    再以谋反罪审讯贺兰楚石,以贺兰楚石的情况,房玄龄相信他为了自身前途,必然会选择举报丈人侯君集跟太子谋反。

    到了这一步,太子谋反之事,便能轻易坐实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房玄龄,只差临门一脚,就把让陛下废太子,再立魏王为太子。

    可就是到这临门一脚,房玄龄迟疑犹豫了。

    人心是很复杂的东西。

    房玄龄是个忠臣,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忠于陛下,忠于大唐。

    他也想看到未来大唐,繁荣昌盛,国祚延绵。

    就现在,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太子都比魏王更加适合当太子,更适合在陛下之后,引领整个大唐走向强盛。

    太子的功绩,实在是太耀眼了。造竹纸,利天下学子。

    讲武堂,强大唐军事。

    曲辕犁,福天下万民。

    蜂窝煤,富朝廷国库。

    修渠道,惠长安百姓。

    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事项都在表明,太子正在把大唐,推向一个新的巅峰。

    可能是历史之上,最为强大,最为强盛的巅峰,甚至是不输秦皇汉武。

    自己真的要上告陛下,废立太子。

    把大唐可能会达到的巅峰,去掐断吗。

    真的要把大唐的未来,亲手埋葬吗。

    每当想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房玄龄就感觉自己是个罪人,是大唐的罪人。

    每次从朱雀门出来,回到务本坊的路上。

    他都能听到长安的百姓,在歌颂太子的恩德。

    在逐渐炎热的夏季,百姓们也能买得起曾经只有圣人才能享用的酥山。

    长安的街道,空气中再也没有了往年的臭味,转而似乎带着一抹香甜。

    寒门学子们三五成群,面色红润,言笑晏晏,不必再为了买一卷书,而省吃节用,饿得面黄肌瘦。

    虽然没看到长安城外的景象,但房玄龄能想象到,大唐天下的百姓们,正拉着曲辕犁,轻松的推开泥土,笑容满面的进行耕种。

    当日落之际,再也不用像是往年那样,满身疲惫。

    这样的太子,真的要废掉吗。

    如果废掉太子,自己会不会成为千古罪人。

    所以,房玄龄迟疑了,犹豫了。

    到了这临门一脚,却不敢再踏进去了。

    “父亲?”

    房遗直看着久久不说话的父亲,有些疑惑的问道。

    房玄龄回过神来,叹气道:“再等等吧。”

    ——

    东宫,后院。

    数个侍卫正在为李承乾穿戴明光铠。

    明光铠是大唐你最具代表意义的铠甲了。

    只有高级将领,亦或是大唐的精锐军队,才能有资格穿戴。

    明光铠的胸、背位置装有打磨光亮的金属圆护,能够有效抵御刀剑、弓弩等冷兵器的攻击。

    在阳光的照耀下,圆护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视觉冲击力极强。

    不过制作明光铠需要高超的技艺,从金属冶炼、锻造甲片到皮革加工、甲片编缀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

    通常来说,制作一套明光铠复杂且耗时漫长,通常需要两百多天的时间。

    但是,现在李承乾穿戴的这套明光铠,只用了四十五天的时间。

    首先就是模块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