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违抗太子教令者,格杀勿论!
第170章:违抗太子教令者,格杀勿论! (第1/3页)
早朝的时候,李世民宣布建立凌烟阁,排二十四功臣,画像挂入其中。
百官自然没什么好反对的,对于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建个阁楼,画几副像,能有什么。
武官则比较激动,毕竟这象征着荣誉。
君臣议事后,李承乾到了太极宫两仪殿。
把晋州送来的文书,拿给李世民看。
“这么多,日赚一百三十万钱,都能比得上去年商税岁入了。”
李世民有些惊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去年大唐在商税收入上,也就五十七万余贯。
一百三十万钱,也就是一千三百贯,一月三万九,一年四十六万八。
这才仅仅是一座煤矿。
要是开两座,三座呢。
要知道,太子开设的煤矿,可不是征集徭役,而是付给工钱。
不仅对大唐百姓没有负担,反而是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造福百姓,更能吸收隐匿人口,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太子准备怎么卖出这三十万斤。”
李世民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李承乾回道:“长安百万户,若全改成煤炭,自然是不够用的。”
“所以我想的是,先下令,让所有的酒肆,作坊,铁匠这等买卖场所,禁止使用柴火,全部改为用煤炭。”
这就是强卖了,一道政策下去,商业场所禁止用柴,只能用煤。
不买就关门吧。
王朝时代,销售真的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李世民点点头,对此没有意见。
商人本来就赚钱多,即便是使用煤炭,承担也不算多大。
“朕听说,你在长孙无忌那边借了三千万?”
李承乾闻言,面色有些怪异,道:“是的。”
李世民道:“汝为太子,借钱太不像话了,难道朕的内库里,连三千万钱都拿不出了吗。”
“明日朕会把这个钱还给长孙无忌,你再开矿场需要多少钱,直管是从内库拿就是。”
李承乾知道,这是矿场赚钱太多,李世民要把长孙无忌踢出局。
倒也不是全部为了钱,只是李世民可能担心,长孙家族会成为像是清河崔氏那样庞大的世家,毕竟李世民已经把长孙无忌,列为凌烟阁第一功臣。
给了名,那就不要再给钱了。
“好,听父皇安排。”
李承乾倒是无所谓,毕竟这只是个小矿。
探查露天煤矿的人已经派出去了,晋州那边还有不少中小型的露天煤矿,足够开采很久了。
再不济,还有后世的安太堡露天煤矿,总面积达37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为 126亿吨,就在大唐朔州。
单单就这个煤矿的储藏量,就足够完成大唐的工业革命了。
根本用不完。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这钱可以流入东宫,因为东宫的钱就是内库的钱,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没什么区别。
但到长孙无忌那边,哪怕是皇亲来着,也是外人。
所以还是要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行。
现在李世民也意识到,这开采石炭的事情,真的是太赚钱了。
一座矿场年入几十万贯,十座就是几百万贯。
大唐赋税主要以粮食为主,现钱岁入总共才两百万余贯。
“你可算过,长安百万民众每日所需,若全部换成煤炭的话,应该要多少斤。”
之前李世民还担心给长安百姓加负担,可面对如此之大的利益,好像苦一苦百姓也没什么,况且五钱一斤的石炭,也不算多大负担。
等矿场开得多了,自然就要全面禁止使用柴火。
李承乾道:“长安户籍二十万余户,百万口计,加上往来商贾等众,估计在一百二十万人左右,至少每日需两百万斤煤才行。”
听到这话,李世民心跳都不由加快了几分。
两百万斤煤,按照四文钱一斤的利润算,就有八百万,一日八千贯,岁入两百九十万贯。
这只是长安,再加上洛阳呢。
洛阳虽比长安少一些,可也是有六十万众的。
若是再延伸到大唐三百六十州的府城呢?
岂不是都要比得上朝廷每年的岁入了。
李世民顿时就意识到,煤矿对大唐的利润有多大。
这将会成为朝廷国库一项极其重要的来源,甚至比之盐税都要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