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对高丽的战前准备,经济制裁

    第141章:对高丽的战前准备,经济制裁 (第3/3页)

百姓的家庭状况,能把损失降低。

    王朝时代的大规模战争,都是在秋天发生。

    沙场秋点兵便是这么来的。

    当然,一次君臣议会,自然不能完全把战争准备做好。

    定下基调后,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个尚书左右仆射,就会把要求下达六部,传达河北,河东,河南三道地区。

    六部这边进行安排,三道地区的各州刺史,也要提前进行准备,人员统计,然后再上报文书。

    来来回回的安排和准备,少说也是两三个月了。

    此后还要进行军事将领的任命,军事行动的估算,战略目的商议。

    再到后面府兵也是要进行操练的,大部分折冲府的府兵,都是轮值,战前操练必不可少。

    如此持续到九月深秋时节,天气较为凉爽,适合行军作战,士兵长途跋涉的体力消耗相对较少,就能发动战争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如此。

    小规模的战争就不需要调动如此之多的兵力,几个折冲府就能搞定。

    对高丽发动的算是国战了。

    十五万兵力,放在历史上,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多,实际上不管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真正的大战了。

    很多号称五十万兵力,百万兵力的战争,实际上真正作战的士兵就几万人,甚至不到十万人规模。

    听起来挺唬人的,虽说人数可能差不多,然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民夫来着。

    当然,要说兵力最为凶猛的,还是属隋炀帝。

    他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另外征调了民夫二百万人,总计三百多万的人口数目去攻打高丽。

    如果不是脑子进水,给前边将领说高丽如果投降,就停止进攻这样的蠢事,高丽早就被一波团灭了,最后活生生给自己拖死。

    第一次攻打高丽的隋朝将领,恐怕最是能体会到后边宋朝岳飞的感受。

    我都要灭国了,你让我停。

    当然,或许这里头,有隋炀帝故意要消耗世家兵力的想法,但总归是给自己玩脱了。

    李承乾回到东宫。

    太子妃苏玉儿就来告诉,工匠们已经制作好了三十块沙盘。

    “殿下,先前陛下说过,沙盘做好后,给魏王也送一块过去。”

    苏玉儿其实是不想送的,但却没有办法。

    李承乾呵呵一笑:“急什么,不送。”

    “可是陛下那边,殿下如何交代。”苏玉儿有些担心,她感觉这段时间,殿下跟陛下的关系融洽,不想又闹出矛盾。

    “过了元宵佳节再说吧,左右现在也不须把沙盘送到讲武堂。”

    李承乾可没打算这么轻易就给魏王送去,这玩意送给魏王,跟资敌有什么区别。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魏王自个用不上,肯定会拿去给世家。

    “让苏定方将军来东宫一趟。”李承乾对内侍文忠吩咐道。

    “是,殿下。”

    对于李承乾来说,苏定方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心腹大将。

    侯君集虽然也是真正的太子党人,但他的情况不同。

    倒不是说侯君集背叛二凤追随自己,李承乾瞧不上,而是侯君集对于李承乾来说,更多的是属于合作关系。

    况且本身侯君集的功劳太高了,这次对高丽的战争之后,侯君集的军中声望必然又会上升一个极大的台阶。

    继灭吐谷浑,高昌后,达成灭三国的成就。

    李承乾还要防着侯君集一点,毕竟他当初私吞了高昌国国库,这次会不会再次私吞高丽国库也是个问题。

    战略目标上,李承乾征讨高丽后返回,是要同步对河东地区的五姓七望进行清扫的。

    如果侯君集不配合行事,李承乾就要实行夺权。

    毕竟侯君集的政治目标,是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加强权势,而不是跟世家作对。

    到了那个时候,李承乾必须要强势掌控整个军队,跟侯君集爆发矛盾在所难免。

    这个情况,也是要提前进行统筹安排的。

    十五万大军,必须是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河北,河南地区世家的清扫。

    从而将自身的声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苏定方这个时候,就显得很关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