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第1/3页)

    自从学了医以后,很多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又开始重新主动联系。一开始加了联系方式都是叙叙旧,聊聊以前的过往,之后便是咨询病情。看来,学医也有利于维护人际关系。

    一个老同学在妊娠16周的时候查出胎儿畸形,需要住院引产。我和桃沙一起去当地的县医院里看望她。下面的医院管理比较宽松,不会严格控制病房里的探望人数。就连打引产针,家属也可以陪着进去。

    正巧同学的老公不在,我便陪着她一起去检查室打针。医院比较小,妇科和产科合并在一起。屋子里摆着一张妇检床,还有一张平床。以前在月湖医院,打引产针都是要进产房的,不仅要超声引导,还会消毒铺巾,流程比较繁琐。我们进去后,医生指导同学躺在床上。医生就凭着经验摸了摸肚子,像打普通针一样,简单消毒后就穿了进去。回抽一下,絮状的羊水在注射器里迅速散开,一支引产针很快就打完了。我扶着同学回病房,回想起刚刚的操作,心里有点不着神。没有超声引导,没有铺巾,就像感冒时的普通肌肉注射一样!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月湖医院时,打引产针时的场景……

    那时在小手术室里,负责患者的医生还没有来。超声老师等得不耐烦了,便催促我来打。我一直推脱说自己不行,超声老师就鼓励我,说很简单,按照她的定位来操作就行。当时穿了第一针回抽见血,好几次才抽到羊水,把药物注射进去。看来,有时候太依赖于器械,反而会降低医生的操作水平。

    我本以为,同学的确是因为胎儿畸形才做引产的,直到阵痛开始,才发现另有原因。医生走进来,对同学家属说:“你们分娩,是选择进产房还是就在病房里。产房条件好点,但是会有额外的收费。小月份的也是可以在病房里的,有专人负责,怎么选择都行。”

    “我们进产房!”家属着急地说道。

    同学一边忍着疼痛,一边抓着家属的胳膊,对医生说道:“还是就在病房吧~”

    医生见两人争执不休,也猜测出两人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就顺着家属意愿说道:“在病房吧。生的时候也是进检查室,条件不比产房差。去了产房,有情况还得把大夫喊过去。这样离大夫还近呢~”

    听医生这样讲,家属才放下心来。也许,小医院医疗条件是差一点,但是人情方面却一点都不差。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下,双方更能体恤彼此。

    等到快要分娩时,同学进了检查室。医生还没进门,家属在外面拉住她,央求道:“大夫,我拜托你,等孩子下来,万一是个男孩儿,您别告诉她,我怕她受不了。”

    医生叹口气,点点头就进去了。我换好衣服,随医生一同进了检查室。在检查室里,同学也向医生说了和家属一样的话。原来,他们并不是胎儿畸形,而是在私人机构做了超声,因为胎儿是个女孩儿才做的引产。

    在乡下,人们不仅传宗接代意识强,继承香火的意识也很强。而且,他们认为只有男孩儿才能继承香火。等同学的胎儿落下之后,我们看了都陷入沉默中:是男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