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关门打狗

    第四十五章 关门打狗 (第2/3页)

联网公司之中才有可能成功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但即使是这样的万分之一,和微软也不能相提并论。在面临去微软得到一份高薪工作和去赌万分之一的成功可能的选择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去微软。”

    “我也是……”毕京现在还在微软工作,一是微软的工作收入不菲,二是他还可以忙得过来,不必非要辞职全身心投入到工厂之中,三是微软的名气毕竟大,说出去面儿上有光,“我的几个同事都是在面临来微软还是去络容、索狸的选择时,来了微软。连络容和索狸都远不如微软有号召力,何况范卫卫的无名小公司了。”

    “不过我反倒看好范卫卫的公司。”叶十三却和伊童、毕京有不同的看法,“微软再庞大再有名气,只是美国的公司,络容、索狸还有范卫卫的无名公司再小,也是中国的公司。中国人,就应该支持自己国家的公司。而且从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跨国集团公司之一,就算比不了微软,也会超过亚马逊。”

    亚马逊公司是在1995年7月16日由杰夫·贝佐斯成立的,一开始叫Cadabra,性质是基本的网络书店。然而具有远见的贝佐斯看到了网络的潜力和特色,因此贝佐斯将Cadabra以地球上孕育最多种生物的亚马逊河重新命名,于1995年7月重新开张。该公司原于1994年在华盛顿州登记,1996年时改到德拉瓦州登记,并在1997年5月15日时成功上市。

    1998年4月,亚马逊收购了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公司)。1998年8月,亚马逊以1.86亿美元收购Junglee(数据挖掘公司)。

    作为美国电子商务的龙头老大,亚马逊的市值规模虽然不如微软,但也是互联网时代最先成功的一批开拓者,具有引领时代潮流的意义。

    “哧……”毕京轻蔑地笑了,“就凭中国的环境,还想出现超越亚马逊的公司,只能说是痴心妄想。不是我说你,十三,你太看好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了。作为朋友我不得不提醒你,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泡沫,想赚快钱还可以,想作为终身从事的长远职业,还是不要想了。能全身而退的时候,尽快收手,然后卖一个好价钱,说不定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

    叶十三还想再和毕京争论一番,想了一想,觉得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费尽口舌去说服毕京,还不如安心做好自己的事业,用成绩和实力说话。

    伊童的心理比较矛盾,她既相信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又怕万一泡沫破灭,来不及全身而退,前期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很多时候,她患得患失,一方面想等公司估值最高时卖出,另一方面又担心随时出现的泡沫会导致崩盘。

    伊童对互联网未来信心不足,毕京对互联网未来信心全无,而叶十三对互联网的未来,信心十足。尽管之前叶十三并不看好互联网的未来,但当他真正置身于其中之时,真实地切身感受到互联网的汹涌之势以及热火朝天的创业激情之后,他一改以前的看法,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三个人中,叶十三的看法最为正确。

    若干年后,拒绝了范卫卫邀请的几名去微软的高材生,迎来了人生悲哀的落幕。有时人生的选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差便是天渊之别。因为微软MSN在中国市场被企鹅打得一败涂地,没有还手之力而黯然收场,一直鼓动所谓的白领来以使用MSN为荣的微软,战略策略失利,MSN在中国的市场占用率逐年下滑到了没有存在感的程度,只好选择关门大吉。

    MSN部门的关闭,让原先放弃去代俊伟公司的几人被合并到了别的部门。几人刚刚混到了中层的位置,却又要到新的部门从新开始,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努力了十几年却蓦然发现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几人伤心之余,结伴到酒吧借酒浇愁。

    结果在酒吧遇到了另外几个庆祝升迁的互联网从业者,正是若干年前和他们一起应聘代俊伟公司时被他们看不起的失败者。当时他们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有出国留学经历,身份自然比几个虽是名牌但不是一流名牌大学毕业的对方强了不少。最后他们选择了微软,对方选择了代俊伟的公司。

    这些年过去了,对方由于是最初的创业者的身份,名下都持有代俊伟公司的股份,并且都升到了管理层的位置。年薪都在百万以上不说,代俊伟公司的上市也让对方水涨船高,身家几千万、上亿都不在话下。

    而和对方相比,他们别说身家千万了,连一百万都没有,并且人到中年,居然还要面临重新选择从头再来的悲惨困境,想起当年拒绝代俊伟时的意气风发,再看现在的落魄,才明白原来当年自认的正确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