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禾稼如树可乘凉,神锋非剑光荡摩

    第六十一章禾稼如树可乘凉,神锋非剑光荡摩 (第1/3页)

    京都郊外,古道亭!

    两三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古道亭边,五六位披坚执锐的甲士守在亭外。

    太阳温吞的挂在半空,秋风倒颇显清凉。

    郊外远远可见黄色的稻田,其间有老农弯腰割稻。

    亭台里,萧惜柔的父亲萧山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对面前的一少一老表现出敬畏的态度。

    作为江南一大富商,能让萧山这般恭敬的人世间没有几个,恰恰面前的两人值得他如此放低态度。

    当今大乾皇帝,以及工部尚书袁慎!

    楚凤歌一身常服,面带和煦的微笑,看起来倒不像掌握生杀大权的崇靖帝,反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儒生。

    袁慎穿着简朴的布衣,从外表看起来,也不像一位尚书。

    “皇上所写的计划我已看过,安置江淮灾民,让其劳作换取粮食,的确是极佳的办法!工部的人已经抵达江淮郡,一年之内,便能恢复江淮郡往日的繁荣。”袁慎说道。

    楚凤歌温声道:“嗯,袁爱卿做事,朕可以放心!”

    当今皇帝与工部尚书说话,身为商人的萧山自然只能站在旁边不敢插口,若非皇帝让他免礼,他还要跪在地上。

    一开始,萧山对于这位皇帝虽有对于权势的敬畏,但仍然有些许的偏见:认为这位皇帝一如传闻中那样,是个暴戾嗜杀的暴君。

    但在旁边听了一会,听到皇帝讲起赈灾之法,却不由得刮目相看。

    “朕今日找袁爱卿前来,事实上还有一件事。”楚凤歌沉吟了一下,道:“袁爱卿可知何为国之利器?”

    “国之利器?”这个问题不由得让袁慎陷入了沉思,思考了一会后,他方才说道:“京畿的京营,戍卫皇宫的禁军,都是国之利器。”

    楚凤歌道:“袁爱卿说的这些,是利器,却不是最重要的利器。”

    袁慎与萧山都好奇地看着他,军队不是国之利器,那何物是国之利器?

    楚凤歌却没有直接说出结论,而是问道:“袁爱卿作为工部尚书,可知道大乾水稻的产量多少?”

    袁慎沉吟了一下说道:“大乾南北方都有种植水稻,南方土地丰饶,一亩稻田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