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院试比拼前途近

    第七十四章,院试比拼前途近 (第3/3页)

    写完破题后,李财将毛笔在砚台蘸了一下,便又接着写承题、起讲、提比束股。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李财作此篇八股文几乎可以用文思泉涌,下笔如流水来形容,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写完这篇八股文时,附近尚有考生尚未动笔呢。

    此时,有些口渴,不过李财还是忍着没有喝水。前些时日听有些生员说过科考喝水的事情,在科考中万万不能喝水的,尽管科考场中也有供茶衙役,但是绝对不能喝,再渴也不能喝水。你喝水的话,是会被高台上的考官记录下来的,即便不当成作弊处理,也会给你的试卷降低一个档次,不管你写的多好。

    所以,此时尽管口渴,李财也只是用舌尖舔了一下嘴唇,忍着。忍一忍,中途休息吃饭时间在喝水也不迟。可不能图一时之快,葬送自己的科举之路。

    略做休息片刻,李财便继续看第二道策论题,其实这场科考相对于乡试而言,题量缩减了五分之四左右,单看第二道策论题就知道。乡试中策论题目一般是四道题,也有三道或五道的,但是本场科考也就一道策论题而已。

    这一道策论题目也比较简短,不像殿试策论那样长,题目是这样的: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论。”

    这道策论出自三国诸葛亮《答法正书》。意思是,用法令来产生威慑,法令得以贯彻时,人们就会感到恩惠。以爵位来显示地位,当加官进爵时,人们就会感到荣耀。

    这说的也就是赏罚分明,这在后世都分析透的不能再透了,李财几乎看到题就能写出来好几个版本。不过也正是因为脑海中答案太多,所以也不太好抉择选用哪一个,在脑海中将多个答案融合删选后,李财提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工整仔细的写了起来:

    “赏罚者人主之大权也。赏罚明而后邪正分、纲纪理。君不施小惠、民不怀觖望、治国之道类然。若当积衰积弱之势、欲使朝野上下清明严肃、则赏罚两端、尤宜严定章程焉。善哉。武侯之对法正也,曰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不加点,一蹴而就。

    等写好后,李财对自己写的文章越看越满意,几乎没有什么瑕疵的地方。微微勾起唇角,此次科考。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妥了。

    桌上的墨汁快用尽了。李财将毛笔放在桌边的支架上,取过放在一边的砚台,开始研墨。关于研墨,古人有个说法:轻研墨,重舔笔。轻研墨,指的是不要急躁,不要重力压墨锭。古人说,研墨叫闺阁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个道理。李财取过砚台后,食指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开始研磨,按下去时稍微重一点,转的时候轻轻的,均匀用力。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