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世俗的礼尚往来

    第三十六章,世俗的礼尚往来 (第2/3页)

   朱元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一脸笑容。

    朝拜结束,李财随大流走出了谨身殿。

    离开谨身殿,李财来到了之前站着的地方。

    朱棣看着走出来的李财,凑了过来。

    “待会会有内侍过来收礼,你就把那个装着药丸的锦盒给他就行!”朱棣解释道。

    李财点点头,踮起脚尖四处观瞧。

    没多久,一个大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搬来几张桌子来到了旁边。

    这个大太监李财认识,也就是随着洪武皇帝朱元璋一起去面摊的哪位太监,显然站的很远,但是李财也是一眼就认出来,就是之前找朱棣的庆童。

    在庆童的旁边站着几个穿着公服的官员,他们身上的公服也是青色。

    这些人是礼部的官员,是记录这些臣子送的寿礼。

    朱元璋最恨内侍乱权,所以对内侍管教最为严格,不允许内侍议政,也不允许内侍识字。

    庆童也不认识字,要是认识字,估计早被朱元璋踢出皇宫。

    朱元璋的儿子们当然不用去庆童那里,去的都是这些外臣。

    徐达这些勋贵以及前来祝寿的文武们排着队伍,送上自己的礼单。

    在洪武朝当官最难,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后的寿礼,选择起来都很难。

    送的好了,朱元璋不满意,会认为官员尸位素餐,贪污腐败;送的差了,又说不过去。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官员们人情世故的最佳时刻。

    李财排在了中间位置,随着人群的移动,李财也来到了庆童前面。

    那几个礼部官员坐在桌子后面,静静看着李财。

    “什么名字,什么官职,什么寿礼!”一个官员拿着毛笔,看着李财。

    “李财字仁政,没有官职,至于寿礼,是这个!”

    李财从怀里取出了安宫牛黄丸,放在了桌子上。

    记录的礼部官员看了看桌子上的锦盒,又看了看李财,一脸茫然。

    庆童急忙凑了过来,对这几个礼部官员道:“就按照这样记录,不用想太多!”

    庆童说着将桌子上的锦盒拿起,看向李财,“陛下说,你送的礼要在第一时间送到陛下那里去。

    敢问你这寿礼是什么?”

    “我这寿礼是安宫牛黄丸……”李财又将这番说辞重复了一遍。

    庆童将这些话全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然后揣着锦盒朝着谨身殿跑去。

    送完礼后,李财退出了人群,来到了后面朱棣那里。

    “接下来就是酒宴了,我到时候会在大殿中吃,至于你,就留在外面吧!”朱棣解释道。

    李财没有觉得什么,留在外面吃也挺好。

    一张张桌子被宫中的太监抬出来,摆放在院子中。

    朱棣以及徐达他们这些人因为血缘或者功劳,都在大殿中吃饭,剩下的这些官员只能在大殿外面的院子中用餐。

    外面的这些人,李财一个都不认识,随便找了一个和自己官服颜色差不多的桌子就塞了进去。

    酒宴就是普通的酒宴,有肉有菜,只不过数量不多,也算不得丰盛。

    朱元璋是一个节俭的人,但也不会节俭到在千秋节时只给大臣们喝豆腐汤。

    酒宴过后,太阳逐渐西斜,大臣们也开始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