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魏武遗风今犹在
第一百零八章 魏武遗风今犹在 (第1/3页)
咦?
这破题的方式……
这尼玛不对劲儿,我儿子写文章压根就不是这个风格啊!
孔冲远这犊子不会是科考舞弊,把别人的试卷,算在我儿子头上了吧?
但也不应该啊,虽然是姻亲,但孔冲远有他的道德底线,绝不会做出如此忤逆之事。
更何况,这字……确实是我儿子的字。
谁能告诉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是谁改变了我儿子的文风,我特么感谢他八辈祖宗!
严庆臣抓狂了,彻底抓狂了。
一直以来,傻儿子的文风就是改不过来,这是他最大的心病。
怎么去了一趟金陵,连文风都变了?
严庆臣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傻儿子找回来,好好地问一问,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重要的人,指点过他。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必须请来京城,留在我严家的书院。
“先生。”赵宣和让人把叶无忌的试卷交给张太岳,“此篇文章,深得朕心,还望先生加以批语。”
张太岳,三朝元老、两朝内阁。
皇帝赵宣和的授业恩师。
现在已经退休,闲来无事的时候,在国子监教书。
拿起试卷,仔细品读,开局就是一皱眉,因为叶无忌在破题的时候,跑题了。
此次科考的试题,孔冲远还给了注文,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
叶无忌误以为是“赏疑从与,罚疑从去”,于是紧紧抓住这一题目,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阐述“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咦?原来是老夫眼拙了。”
张太岳看了开篇几句之后,还以为金陵科考有猫腻,可看到最后,大笑出声。
“先生,何故发笑?”赵宣和不解,其余人也是大为不解。
“今年的秋闱,孔冲远在题目上耍了一个小心思,所以应试的文章里佳作很少。”张太岳越看这篇文章越是欢喜,“北方的文章,都不尽如人意。唯有这篇文章特色鲜明,是为佼佼者。他拿解元,理所应当。”
试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