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国漫与戏法

    第265章 国漫与戏法 (第1/1页)

    轰动日本的中国漫画,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连日本著名的编剧都选择来到中国一起创作?

    二零一五年,一部国风武侠漫画横空出世,不仅轰动了整个国漫圈,甚至轰动了全世界!

    它被评为“世界级的中国漫画精品”,它就是——《镖人》。

    得到宣传的《镖人》迅速席卷了动漫产业最丰富的日本,就连《犬夜叉》的编剧高桥留美子和《蜡笔小新》的前主编栗原一二都被这部国漫深深地吸引。前者主动帮忙宣传,后者直接来到了中国就业,协助作者许先哲创作《镖人》。

    在这部漫画中,主人公“刀马”以走镖为生,头戴斗笠,身着披风,犀利的眼神加上性感的胡渣、豪迈的性格,爱财却取之有道,外表冷酷却极具人情味,一个洒脱不羁,不畏权势的侠客形象跃然纸上。主副线的设置非常紧凑而不突兀,所展现的武器、服装等也都值得推敲考究,画风大气磅礴而极具中国特色,大开大合的打斗场面,穿透纸张的凌厉刀气,粗犷的线条与极具冲击感的大特写之下,却是极为细腻的背景。

    在这个武侠已死的年代,许先哲先生却能花费整整四年的时间和心血来刻画种种细节,每一帧都呈现出了中国人骨子里浪漫洒脱的武侠梦。

    ……

    古典戏法泛指中国传统幻术。其表演风格强调古色古香,因此称为“古典戏法”或“古彩戏法”。

    天津素有“戏法窝子”之称,是古典戏法传承重镇之一。其特点在于从业人员众多,名师汇集,张宝清、韩秉谦、朱连奎等戏法宗师均始于天津。清末民初他们在“三不管”之类的民众聚集的游艺场所,边卖艺边授徒,积年累月,促使天津民间戏法不断发展。各门派传承谱系严谨,从清朝中期第一代艺人算起,至今均有五六代传人,代代均有闻名海内外的戏法家产生。罗文涛、穆文庆、杨小亭、陈亚南、王殿英等人,对中国戏法技艺的提炼和表演形式的改良产生过重大影响;天津戏法节目丰富多彩,秉承“手彩、撮弄、藏厌”三大体系,大、中、小型戏法均有杰作流传下来,《四亮》、《平地拔杯》、《海底捞沙》、《水接纸连》、《拉线棒子》、《仙人摘豆》便是其中代表;由于长期在四面围观的环境下作艺,形成天津戏法“口彩相连”的独特风格。“彩”即是变戏法,“口”是“使口”的简称,即是边说边变,表演时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幽默风趣,通过与观众对话,使观众参与到表演中来,在亲切自然的交流之中掩盖了戏法的过门。这种将戏法技艺与民间口头文学交融,乡音乡情与观众交融的表演形式,使观众百看不厌。

    从古到今,戏法不仅丰富民间的文娱生活,还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仙人摘豆》、《海底捞沙》等中国戏法被奉为经典,而当前天津少有年轻人专业学习古典戏法,各类戏法的传统技艺大量流失,亟待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