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商业是块肥肉,咱才知道

    243商业是块肥肉,咱才知道 (第2/3页)

,使得他们积累财富的渠道,并不只是再土地上,出现了许多产业上的经营。

    从长远看来,江南文化地位也占据绝对优势,江南人必然会很快在统治阶层占据优势。

    天子开科取士后,为阻止苏松江浙为主的“南人”完全占据科举名额,现如今已经停下科举,改用察举。

    因为这些人有权有势后,便会掌管他们所在城市的一切,官职、收入、消费。

    他们明晃晃的全成了古代的贵族,利用一切的手段来剥脱周遭人,这是最为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等到老朱一死,这些人便不可避免的发展起来,以至于把经济活动直接扩充到海洋贸易。

    江南富户的经济来源,大多都是从工商业上赚来的,农业多是固定的,就算是徐阶那种,也不是一下子就拥有十万亩土地的。

    这便是胡惟庸此时内心的想法。

    毕竟你太富裕了,陛下是会惦记的。

    最为重要的是胡惟庸此时就跟朱元璋是一条心的。

    江南又不是他老家,陛下爱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他想要让许多人上贼船,保住自己的丞相位置,又不是想要联合起来推翻老朱的统治。

    这个想法,胡惟庸自己个都不敢想。

    论打仗,他根本就打不过老朱。

    更不用说那么多的骄兵悍将,凭什么听他一个人的?

    指望着给他当小弟的那几个侯爵,胡惟庸都不觉得他们能击溃徐达等人,连李文忠兴许都打不过。

    叛乱,他目前是真的没有想过。

    皇宫的大门他都攻不破。

    因为胡惟庸是熟悉老朱的。

    他在老朱手底下当了很多年的官,才一步一步爬上来,当上大明帝国的二把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些难缠的对手诸如张士诚、陈友谅、王保保以及更加难缠的蒙古人都败在朱重八的手里,他一个淮西小吏真的不是对手。

    胡惟庸更是理解朱元璋的执政理念。

    天子要恢复和发展小农经济。

    江南的大地主们自然是要遭到打击,最好让他们也全都变成小农,更多的财富收归大明所有。

    在这一点上,胡惟庸是支持朱元璋的。

    因为朝廷真的是没钱。

    穷啊。

    就得多搞钱。

    钱不会凭空产生,只能快速的从别人手里掠夺。

    打压江南的大地主是最快的方式。

    同时开办青楼,让那些富商们前来消费,也是天子给他们主动奉献的一条道路。

    结果他们不给面子,要不是夜秦淮横空出世,这帮人早就被老朱想法子给记在小本本上了。

    胡惟庸觉得天子大抵是觉得来钱非常慢,所以才想着要加商税的。

    目前天子一直都让各个地方官府,整治驿道以及驿站,就是为了更好的传递消息,从而掌控地方上的消息。

    最为重要的是天子把查言司的机构进一步扩大,重新命名为通政司,并且下令所有人都可以给皇帝直接上书,不管平民百姓还是政府官员,只要事关重大。

    百姓用不着亲自来京师敲登闻鼓了,你想要告父母官,直接往驿站投书,保准给你快马加鞭送到天子的案头上去。

    朱元璋就是防着胡惟庸这种上下串联起来,一同哄弄天子,对民间的事情一无所知。

    待到朱棣登基后,发现通政司长官因为几件琐事就没有上报,从而大发雷霆,狠狠的责罚了他一顿。

    这些事都是要登报的,将来要记录进实录当中。

    天子批阅奏章之后,连同批敕一同编入《朝报》,而且还要据此摘要供《邸报》刊登,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播。

    这些奏章和诏敕占去了《邸报》大半的篇幅,但除此而外也报道与国务有关的其他消息。

    官员的升降、军事、外交、自然灾害等等。

    京师以外的地方官员非常热切地想知道作为政治中心的京师之地发生了些什么事。

    所以一些行省衙门在京城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地点,雇人抄写《邸报》后送到省城,供那里的地方官员传抄。

    《邸报》的抄本在两京存档,以备编修实录的人使用,实录记载朝廷的法令和政策,在皇帝死后开始编纂。

    现在朝廷开始使用印刷术,邸报就基本告别手抄了,直接通过驿站传递到各个省去,再由省负责往各个府县进行下发。

    确保县一级别的都能收到中央朝廷的消息,避免有人从中歪曲造谣。

    当然对于驿站的事情,朱元璋是非常上心的。

    他也不单单是为了让百姓告官这么一个渠道,担负了信息的传递,同时还有谷物和其他赋税征收物的运输,士卒和服劳役人员的调遣的多相功能。

    而且朱元璋还没有发现,他下令整治驿站以及驿道,变相的发展了交通系统,从而改进了人与物流动的速度和环境时,商业只会变得更为活跃。

    再加上朱元璋为了他的自身统治,对着解放生产力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江南农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商品经济自然就快速发展起来了。

    虽然商人属于四民的最底层,商人是最不受重视的职业,但他们的力量依旧再不断的增长。

    参政冯冕当即拱手道:“陛下,这商税要上调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