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琉球霉菌全灭

    第285章 琉球霉菌全灭 (第2/3页)

逃现象。

    西方国家的军队一直以来都有这种传统,士兵只把从军当成一份工作,只要尽到作战义务,哪怕最后主动投降也可以被军事法庭认可,不会当成逃兵或者叛徒,回国后甚至不会受到舆论迫害,反倒还会当成积极作战的英雄。

    究其源头,应该来自欧洲中世纪的雇佣军传统。

    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失去“大一统”的机会,开始了长达千年的多国乱战,封建领主们为了争夺资源和财富,不断掀起战争。

    可是很多小国家根本养不起大规模的职业军队,于是欧洲大地上便出现了一种神奇的职业——雇佣军。

    只要贵族或国王有需要,他们可以为任何人作战,甚至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军事契约”规则。

    比如雇佣期间原则上只能效力一方,但另一方如果出更高的价钱,完成一次战斗后的休战期间,雇佣军有权更改契约,转而投向战争的另一方,另一方完全不会担心他们的立场问题。

    甚至各地区形成的雇佣军团还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波兰枪骑兵和西班牙阵兵。

    这种奇葩操作要是放在“血肉磨坊”般的东亚地区,简直会惊掉所有国家的下巴。

    这还有民族认同吗?

    这还有礼义廉耻吗?

    但是“大航海时代”开启前的欧洲国家真就这么穷,穷到只能有需要的时候临时雇佣军队作战。

    于是,这种“军事契约”精神一直延续到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军队中,即使各国不断加强军队的“忠君爱国”教育,却难改历史“顽疾”的影响。

    毕竟贵族享受到的战争特权更多,投降时不仅能保持体面,还能要求好吃好喝甚至是美女的服务,反正一应花销最后都会算进战争赔款中。

    对这种“顽疾”改变最深的反倒是差点统一欧洲的“三德子”军队。

    至于霉菌这支部队,从成立起就带着浓重的“雇佣兵”色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自从北美独立战争开始,这支军队就是由资本家、农场主们出钱凑出来的,只负责打仗,打完仗就立刻遣散。

    北美独立时,“开国十三州”的各大农场主和资本家根本不愿意每年花钱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所以一独立就立马遣散部队,这也导致了后来被加拿大民兵火烧白房子。

    身为联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转过头便发现麾下竟然只剩下自家农场的守卫人员,从联军司令变成保安队长。

    此后,南北战争到一战时期,美利坚都保持着这种“有事就临时组建军队,没事就立马遣散”的做法,一度导致二战开始前,美利坚常规军队人数竟然只有十万人!

    你敢相信,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竟然只保持着十万的常规军队?

    同向对比,二十年前,吴佩孚的军队数量都是美利坚的两倍。

    由此可见美利坚资本家们的“务实”态度,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出动坦克驱逐讨薪的一战老兵了。

    想要老爷们多掏钱,这不要老爷们的命嘛!

    直到从二战中摄取到巨大利润,此后又需要维持“石油-美元”霸权,美利坚的资本家们才愿意一直保持着过千万的军队规模,因为这些是他们用来掠夺全球财富的工具。

    如此一支军队,还指望士兵们拥有奋战到底的作战意志?

    拜托,死后连抚恤金都未必能拿到啊!

    这本就是一支靠着武器和后勤优势,只会打顺风仗的偏科军队。

    所以看到新垣千惠不可战胜后,霉菌毫不意外的出现了大规模溃逃现象。

    恐慌是会传染的,一旦有人带头溃逃,除非督战队以铁血手段止住,否则必然迅速蔓延全军。

    远在大洋彼岸的“参联会”通过卫星看到了琉球基地的惨状,也看到了士兵们的溃逃,所有将军的脸色都十分难看,无话可说。

    “……”

    “报告,神矛局发来明码通告,他们将会抵达琉球保护当地的华裔不受战争侵害,并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军事援助。”负责通讯的士兵大声打破指挥室内的沉默气氛。

    “谢特!”某位将军怒道:“谁给他们的权力?他们这是对琉球的侵略!”

    “很显然,是武力给他们的权力。”另一位将军苦笑开口。

    “棒子!”一位将军突然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