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第208章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第1/3页)

    面对何心隐的这番说辞,朱翊钧一时没有接话,优哉地呷了一口茶。

    在野党的主张,天然就应当与朝廷现行路数有所不同,否则就不会叫在野党了。

    就像王世贞的文盟,虽以文章结社,在政治上同样一再主张复古,用诗词歌赋表达对现行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的不满,强烈地反应了部分士人群体对三皇之制,汉唐之盛的渴求。

    以及顾宪成在钱德洪、薛应旂等几位大儒离世前的推波助澜下,提前结成的东林社,表面只谈论玄论经,完善道学,但在其所夹带的私货里,仍旧避免不了提出主张,其人已经不止一次在报纸上刊载“蠲逋租、撤中使”的诉求,广泛呼应了天下大姓与有产县民的利益。

    其余还有包括代表北方商人利益的晋商商会,代表吴江新兴手工业群体利益的丰干社、白榆社,不一而足。

    天下演变至今,士、工、商的参政欲望与日俱增,代表各自诉求的各种社团陆续应运而生,形成了如今这般政治现状——随着生产力发展,周制经历了数千年的扬弃,以另一幅面孔卷土重来。

    而作为天下结社的龙头之一,提出朋友交通,天下人各自组建属于自己的“会”的何心隐,则是企图肩负起天下无产赤民,响应了穷苦黔首们的诉求。

    也就是他在《仁义》中摈弃“亲亲尊尊”后所提出的“博爱”,以及在《论中》中所言三纲五常互为师友的“平等”。

    如此当然是天大的进步。

    这也是朱翊钧毫不吝啬地对何心隐的良知本体大加赞赏的原因所在。

    但在实践上……

    朱翊钧想到这里,不由摇了摇头。

    在片刻的冷场后,他终于将目光落到何心隐身上,模棱其词:“梁汝元,朕若果真心怀苍生,你待如何?朕若是恰如你所言,仍是帝王将相那一套,由衷蔑视黔首,你又待如何?”

    何心隐见皇帝没有正面回答,只一声叹息,再度恳求道:“陛下,草民不想如何,也不能如何。”

    “草民如今六十有三,日薄西山,临了心中放不下,想求个答案罢了。”

    朱翊钧仍旧不置可否:“朕读过你的学说。”

    何心隐见皇帝不答话,一颗心本就渐渐往下沉,此刻闻得皇帝自承读过他的学说,心中更是一冷。

    他默默低下头:“一代宗师当面,草民贻笑大方了。”

    经学读到一定地步,心思已经很难再为外人左右。

    皇帝若是没读过他的经倒也罢了,他尚且能与皇帝兜售一二。

    但皇帝既然已经读过,那他就失去了传道的余地。

    何心隐也就只能坐等皇帝表明心意,除此之外,无能为力。

    朱翊钧伸手示意何心隐落座:“朕是从《原学原讲》开始看的,关于人,你论述得很好。”

    何心隐再度坐回皇帝对面,凝神倾听。

    朱翊钧将茶壶转了面,让何心隐自便,口中接着说道:“你说,人分先天与后天,在先天上,形貌、视听、欲求上,与禽兽无异。”

    何心隐在坊间评价可谓是两个极端。

    支持者称之为“侠之大者”,反对者称之为“人伦大盗”,从其人的学说上,就可见一斑。

    何心隐也没什么避讳的地方,坦然承认:“裸裸其形、呀呀其声、类于形类、类于声类。”

    朱翊钧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后天上,你著《原人》,称人即是仁,心寄于天下,身藏于家,要在大家、小家的罗网中凝聚一颗人心,才可称之为人。”

    “或者说,人是道德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人有别于禽兽的本质,便是一切伦常关系的总和。”

    何心隐坐如木雕。

    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年轻的面孔,心中不可遏制升起一丝惊叹。

    皇帝的言语夹缝中,透出的宗师气度几乎如大日一般耀眼。

    也亏得坊间还有不学无术的废物,以为皇帝身后当真有人替其捉刀,真该当面看看皇帝。

    朱翊钧一口气不断:“在身藏于家的基础上,你又推而广之,提出小家不过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小天下。”

    “为了立德成人,理应推而广之,于大家、大天下中践行己道,也就是集结所谓的‘会’。”

    “士农工商,皆应成立其‘会’,朝廷,也不过是‘会’的一种。”

    “这段论述,虽离经叛道,细品又觉极好,朕常看常新,实在爱不释手。”

    与李贽一样,何心隐同样是有成圣潜质的。

    在嘉靖年间有所收敛,在宗族内搞什么聚义堂,到了隆庆年间就开始搞兄弟会,在万历年间,已经公然宣称要成立共助会了——也难怪历史上死在大牢里。

    何心隐看不出皇帝心思,但对离经叛道一词极为敏感,神情有所不悦。

    他正色迎向皇帝的目光,出言更正道:“草民并未离经,更未叛道,所著概是孟子正统的经,儒门自古的道。”

    “所谓‘会’,亦不过是以圣人之言推陈出新,绝没有半点干犯朝廷威福的想法。”

    这事实在敏感。

    何心隐人可以死,但万万不能在此处落下话柄,否则一生的功果,恐怕就要沦为禁书了。

    朱翊钧笑了笑:“托古改制这等事……梁柱乾在朕面前,就不要避讳了。”

    “青史由天下人所铸就,但并非随心所欲地铸就,更非随心所欲选定条件而铸就,不过是其所经历的、已定的、既往的条件下铸就。”

    “当创造新事物时,人们总归是惊慌失措。”

    “为免群然失措,便只好请出亡灵,借用圣人们如雷的名讳,穿上身受天下人顶礼膜拜的衣服,以便演绎新的历史。”

    他看着何心隐,笑意不减:“梁柱乾不与朕掏心窝子,朕又如何回答你的问题?”

    这话一出,便是良久的沉默。

    何心隐死死按在大腿上,好让自己能够从容端坐。

    这一刻,他多少能够理解,为什么朝野内外都流传着皇帝“智足以拒谏”这句评价了。

    其中也不知饱含了多少朝臣的怨念。

    何心隐这一刻,当真是感同身受。

    在皇帝这位宗师面前,什么场面话,什么矫饰,通通都是自取其辱。

    当真是宛如被扒光衣服一般!

    殿内一时无言。

    不知多时过去。

    何心隐终于结束了一次长久深思熟虑,他深吸一口气,肃容回应道:“陛下火眼金睛,草民确是离经叛道。”

    “朝廷官吏贪污腐朽,残害生民,天下百姓哀鸿遍野,苦极无告,末世之景,几救无可救。”

    “千年以降,莫不如此。”

    “世家、门阀、豪门、大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