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忠心的许敬宗

    第一百三十四章 忠心的许敬宗 (第1/3页)

    李绩问道:“末将可以去一趟京兆府,将这些话转达给许敬宗。”

    眼前已可以看到渭水河了,李承乾身体侧倚在马车内,低声道:“再观察一段时间,孤不在意他们的议论,只看他们的能力,给他们一些时间,明年科举之前,若还办不好事,那就罢了他们的官。”

    李绩颔首重重点头。

    从这里远远看去,能够见到河堤两岸都堆放着沙袋,马车沿着河堤缓缓驶过。

    李承乾看到一个男子,正抱着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看着这处修好的河堤。

    秋雨过后,由于上游泾河的水流汹涌,下游的渭河水流湍急。

    李绩驾着马车一路沿着河道而下,这个时候各县的县丞都去了京兆府,也没来管这驾马车上的人究竟是谁。

    别人家的少年人秋季出来或许都是秋游游猎的,东宫太子的秋猎是来巡视河道的。

    就快日近乎黄昏的时候,天气还阴沉沉的,几滴雨水落在马车上,细雨又飘了下来。

    远处的长安城也显得朦胧。

    早晨的时候有不少人为了生计,前往长安城找活干。

    快要入夜的时候,便离开长安城回家。

    各县的乡民虽说不在长安城内安家,可他们依旧是关中最重要的劳动力。

    顺着原路返回,李承乾又买了二十钱的甑糕。

    “这位客人,这甑糕吃多了肚子不舒服。”

    “家里有很多弟弟妹妹,可以分着吃。”李承乾接过甑糕笑道。

    “客人是家中长子?”

    将甑糕用木盒子装好,而后用布包起来,做个简单的保温措施,李承乾回道:“是呀,家中长子。”

    商贩推着车也收摊了,他笑道:“看客人也就是十六七的模样,成家了?”

    李承乾道:“还没成家。”

    “家里有个懂事的儿子,还能为弟弟妹妹着想,你爹娘一定也会很欣慰的。”

    “是吧。”李承乾顺口道:“孤也这么觉得。”

    眼看雨越来越大,李承乾坐回马车,道:“回去了,这都下雨了。”

    “回去了,回去了。”这卖甑糕的老汉笑起来露出发黄的牙齿。

    等这位少年人坐上马车,马车驶向长安。

    老汉戴好斗笠,在雨中推着自己的小车,一路往家中走去,忽然又想到什么,这个年轻人称呼他自己的方式,有点奇怪。

    匆匆路过的一位客人,也没太在意,老汉唱着关中的歌谣,一路回了家。

    马车到了长安城前停下,李承乾与李绩大将军走在朱雀大街上。

    刚刚下雨的街道还很热闹,细雨并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叫卖的商贩,行走的路人,还有扛着货物的民壮。

    构成了长安城朱雀大街上的热闹景象。

    路过京兆府的时候,李承乾特意放慢了脚步,看到京兆府内坐着不少人,各县的县官多数都已坐在这里。

    坐在上桌的李道宗倒是没有开口,而是一脸的严肃。

    而许敬宗站在众人前,正在大声说着话,还能见到他说话时,有唾沫星子在横飞。

    好像是对各县县官办事怠慢的不满意,许敬宗这个京兆府少尹将这些县官都痛骂了一顿。

    很快就有其他县官站起身讲话,说着他们自己的难处,正在解释着。

    许敬宗哪里容许他们解释,指着刚刚站起来的人又是一顿痛骂。

    李承乾停下脚步,干脆在京兆府门外看起了热闹。

    从泾阳苦哈哈挖出了坎儿井,再种出了葡萄,许敬宗是从泾阳这个县丞的位置爬到京兆府尹少尹。

    他更是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哪怕是现在有人议论他许敬宗是攀附东宫太子才坐上这个位置的。

    许敬宗也有底气面对众人的议论,讲出他经营泾阳,让泾阳所有的乡民成了关中富户的功绩。

    他在泾阳苦熬了两年,这份功绩就是现在他站在京兆府,在这里痛骂长安十二县所有县丞的底气。

    都入秋了,要赶在入冬之前组织互市,这些县丞连卖给西域人的货物都还没准备好。

    他这个京兆府少尹能不生气吗?

    最后,许敬宗踢翻了桌子,大骂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