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沙漠和石油
第一百一十二章 沙漠和石油 (第3/3页)
恐怖。
而且除了原油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出口的则是成品油,这部分石油主要就是卖给那些没有加工能力的国家,附加值相对较高。
每年晋国光是石油出口收入就超过十五亿华元,这可是龙武五十年的十五亿华元,要知道随着大汉帝国获取世界霸权,哪怕对华元进行了压制,但华元兑英镑的比例依旧升到四比一。
好处是进口便宜了,看起来越来越有钱了,但坏处就是严重打击了出口贸易,不得已的情况下,大汉不得不再次进行产业调整。
将那些勉强维持的低利润,但极为重要的产业,转到了临近的南美地区,其中作为“忠诚狗腿子”的巴西和阿根廷拿的最多。
其次就是巴塔哥尼亚流放地。
这块地方说是流放地,但随着数百万美利坚移民的涌入,其实已经有了超过一千五百万人口,再也不算是流放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巴塔哥尼亚建国的进程自然也就加速了,最迟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至于南美的其他地区,多多少少都分到了一批产业,这些产业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消费,最后这些财富又根据新的“美洲自贸协议”,以华元的方式在大汉帝国的金融体系,贸易体系,乃至股市内流转。
大汉帝国,已经将南美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目标,据说这个要求是上面那位龙武皇帝制定的。
目的是要将整个南美彻底纳入工业化进程,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海外供应链中断问题。
什么叫海外供应链中断,这句话其实隐藏的内容相当深厚,让不少人都产生了联想。
而对于此时的晋国而言,在沙漠又发现一座油田,固然可喜可贺,但坏处就是目前已经不需要了。
因为随着这些年底探查,光是两河地区的油田,就足够开采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了,沙漠里的那些油田,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成本。
别的地区一桶原油,可能要几块华元的开采成本,而在这里,几乎就是零成本。
挖个几米,就会出油,这代表什么,代表只要挖出来,就是利润。
成本,那是什么,存在吗??
(后世多次石油降价,其实都是中东地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搞的,红毛就是被这么搞死的,根本原因就是中东石油质量高,而且开采成本还极低,几乎是全球最低,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全球油价无论跌到什么程度,他们都有钱赚,涨价就降低产能,降价就抬高产能,世界原油价格,实际就是以中东为导向,而原油又和经济挂钩,所以后世美利坚为什么要去中东,根本原因就是在这里,单纯石油多,北美地区页岩油可一点都不少。)
可能是因为最近沙漠里的油田发现的确实一点多,成本也确实诱人,以至于最近晋国内部,已经再考虑,要不要把两河地区的油田封存,将石油产能迁移到沙漠地区。
只不过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巨大的反对,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晋国最核心的两河地区,已经基本和石油绑定。
当地的炼油厂,乃至以石油衍生出的化纤,塑料,农药,化肥等产业,已经将当地一半的人口绑定。
剩下的一半人口,虽然从事农业和工业加工,但当地的消费产业还是围绕着石油在运转,石油开采没有多少人,但是石油的配套产业,可是一个可怕数字。
这个时候你说把石油产能分配到沙漠,那不是砸大家饭碗吗??
搞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一部分当地的油田保留,其余封存,然后拨款五亿华元在沙漠修建一条输油管道,将沙漠中的石油送到两河地区提炼,最后再经过波斯湾,运输到全世界。
这其中固然提高了一部分成本,但也比原来要便宜,而且输油管道这玩意,本身是不耗费成本的,真正耗费的其实手前期的建设,以及后续的维护费用,以及多了一步的运输费用。
哪怕如此,利润也比原来提高了至少三成,而这些利润,建好近一步推动晋国的发展。
甚至晋国内部,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搞一个新产业计划,着重引进汉国目前的航空产业,考虑到大汉帝国本身的利润,这些飞机主要以组装和提供部分零部件为主。
而大汉本身并没有什么反对,因为这种产业链扩散对大汉本身是有好处的,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本土利润,还可以将海外封国进一步绑在帝国的战车。
而且根据最新的产业战略,未来大汉的产业链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全球产业链,就是以在当地建立组装厂,少数零部件工厂为主。
也是刘鹏常提的外循环。
一部分就是美洲产业链,这部分产业链主要就是契合进美洲本土的经济。
这部分则是一个内循环,也是大汉维系自身强大国力,最重要的保证。
当内外循环同时建立起来的时候,大汉帝国才真正有了万世之基。
只不过在这之前,还得先解决货币的问题。
尤其是币值过高和货币外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