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武举大比!赵云战黄忠!

    第494章 武举大比!赵云战黄忠! (第1/3页)

    “中书令这是……怎么了?”

    鲁肃问道,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现在可还没到下班的时间,司马懿居然提前先走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应当是去国子监了。”

    诸葛亮无奈地道,司马懿处处都想与他攀比,如今听到他被郭嘉邀请到国子监授课,心里定然很不平衡。

    现在肯定是去国子监主动要求担任讲师。

    不过这样也好,之前和郭嘉聊天时,对方还跟他抱怨说缺少人手,司马懿刚好合适。

    想到这里,诸葛亮向鲁肃问道:“子敬,你要不要考虑去国子监担任讲师?”

    “啊?我?”

    鲁肃指了指自己,然后摆手道:“我才疏学浅,何德何能去担任国子监讲师,还是算了吧。”

    “不过我觉得杨常侍倒是很适合。”

    诸葛亮又看向了杨修。

    杨修此时还在沉思,闻言回过神来,也同样拒绝道:“子敬兄高看我了,此等重任我也难以承担。”

    开玩笑,他要是去国子监授课,明日他杨氏就会遭到其余各大世家的一致疏远。

    到时候他们杨氏可就在士族之中没法立足了。

    他杨氏说到底也是士族的一员,而且还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他作为弘农杨氏未来的接班人要是公然加入国子监,等于是支持天子掌控晋升通道。

    这让其他世家大族怎么想?

    诸葛亮虽然也是士族,但他的家族顶多只能算是中低层,底蕴不算深厚,代表不了什么。

    再说了,他和诸葛亮的受圣眷的程度可没法相比,对方明摆着是天子钦定的、日后郭嘉、贾诩的接班人。

    “那好吧。”

    诸葛亮也没强求,这种事情本来就全凭自愿,强行征召容易遭人诟病。

    很快三人便结束了闲聊。

    投入到今日的工作中去。

    ……

    刘协今日并没有在宫中,而是来到了城外的军营中视察,或者说旁观。

    自从他那日提出科举制改革的想法后,贾诩回去思考了一夜,第二天过来向他提出开设武举。

    刘协对此是很讶异的,他没想到贾诩能够自发想到武举这一层,他之前可没提过。

    而贾诩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

    目前天下一统,战乱止歇,但军队依然得保持充足的战斗力,以备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的危险。

    同时也是为了给将士们提供一条新的晋升之路。

    毕竟军功制度只有在有战事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军功,才能升职晋爵,但天下太平哪来的战事赚军功?

    所以让将士们有一条晋升之道很重要,而且武举的开设也能快速从底层选拔出优秀人才,让天子更好地掌控军队。

    对于贾诩提出的建议,刘协选择了采纳,因为他其实也有这种想法,毕竟军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如今大汉有吕布、张辽、赵云他们在,的确是猛将如云,可吕布年纪不小了,赵云、张辽他们也会老去。

    但大汉江山还会继续延续。

    因此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

    武举没有科举那么多限制和阻挠,也不用顾忌什么,所以在将事情交给吕布、张辽他们准备后迅速就筹备起来了。

    今日刘协来到军营就是受到了吕布和张辽的邀请,来此旁观武举大比。

    长安城外,汉军军营。

    这次的武举大比就设立在南郊校场里面,此番参加武举的人数很多,皆是军中的士卒。

    未来武举或许会面向全国各个阶层的人,但眼下只是尝试,所以仅仅在军队中开展。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武举选拔的激烈。

    在武举中得到好的名次就能升官受赏,天底下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了。

    上战场打仗赚军功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在刀口上舔血,而军中的比试是点到为止,不许蓄意杀人。

    虽然同样也有殒命的风险。

    但比战场上的风险低多了。

    此外,由于战事刚刚平息,如今的汉军基本上都是经历过战争的精锐之卒,所以选出来的必然是最顶尖的精锐!

    这次武举大比报名参加的士卒约莫有一万多人,但仅仅取前一百名,依靠名次受不同的封赏。

    可想而知这次的比试会有多么激烈。

    此时在军营校场中,一处擂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