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罗天大醮(上)
第七十一章 罗天大醮(上) (第1/3页)
罗天大醮,自宋代开始,意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可这罗天大醮法会真要说是自宋代开始,却也过于武断。
究其原因,自然还是因为当时宋徽宗自称道君皇帝,尊信道教,大修道观,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的道门为了迎合上意,也想着借此机会扩大道门的影响力,也就将这个本身只对天下异人召开的罗天大醮搞成了内外两会。
对外,自然就是一个道门为了配合当权者正统所搞出来的一个法会,让外行人看看热闹,求个心安即可。
只是联系到两宋种种故事,尤其是宋徽宗这位道君皇帝与他那个儿子一同被金人掳走北狩,这个罗天大醮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感觉。
不过这是外界对罗天大醮的看法,毕竟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法会不是非得罗天大醮不可。
对内,道门,或者说道教作为中华本土第一大教,源远流长,正统摆在那里,其潜在影响力非后来传入的佛门可比。
道门又在这么多年中最终分为正一和全真两脉,全真一脉分支无数,但始终没有一个领头的。
正一这边却有着龙虎山这个正一祖庭,后面虽然有了上清,灵宝的祖庭,可说到源头这方面,他们也都得认龙虎山天师府统领正一一脉的正统地位。
所以每当由龙虎山天师府牵头召开这个只针对天下异人的罗天大醮时,都是一场属于华夏异人一脉最大的盛事。
不同于对外那个迎合当权者召开的罗天大醮法会,那个历朝历代都有,规模有大有小。
对内只针对天下异人的这个罗天大醮,千八百年就那么几次,屈指可数,每次罗天大醮结束,都会有一批新生力量在后面的岁月里,在异人圈中留下种种传说,或开宗立派,或立不世之功,就连史书上都有他的一笔。
此时,在罗天大醮召开前夕,以往清净的龙虎山脚下,龙虎山镇如今是人来人往,汇聚着天下异人,好不热闹。
在茶楼里,作为天师府弃徒,张之维吃着花生,在那向王一,无根生他们说着罗天大醮的过往。
“···说起来,我一个本家前辈也是这罗天大醮里扬名呢。”
翘着二郎腿,离开山门多年好不容易能回来一次的张之维好不惬意,继续在那卖弄着。
“你要是说你那个本家前辈是张道陵天师,那就没意思了。”
“我刚不是说了吗,罗天大醮自古有之,两宋那个是为了迎合宋徽宗搞的,两宋以前也有罗天大醮,只是那会没现在这么大规模,只算是一个地区的盛会,道陵祖师不过是在这基础上发扬光大而已。”
“那你还有哪个姓张的本家前辈?总不能是张仪吧,他老人家师门是纵横家,那会道家只是百家中的一家而已。”
“没那么远,顺着往下猜就是。”
“汉初三杰,张良?”
“对咯,老王你历史还是可以的嘛。”
“不都说当年项羽就是被刘邦为首的普通人给放倒的吗,怎么张良又成异人了?”
“我问你,武庙主祭是谁?”
“姜太公咯,还是演神一脉的祖师爷。”
“不错嘛,这你都知道?你瞧这小子,都不知道自家手段的祖师爷是哪个,主祭姜太公,副祀便是张良了,你也该听过他老人家圯桥授书的典故,正是获得姜太公的《太公兵法》,才有这两汉四百年辉煌,而且你搞错了一件事,高祖刘邦是普通人,兵仙韩信是普通人,张良,萧何也是普通人,但不代表着他们所领导的人都是普通人,汉初三杰功成之后还是普通人。
不说张良他功成名就后辞官而去修行的典故,你就想想,要跟霸王项羽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猛人放对,你手底下就必须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异人军队,兵仙韩信可多多益善,但不代表他能让异人都听命于他,那么谁负责这方面的事?嗯?”
张之维在那挤眉弄眼,王一也就明白了原因,说白了不就是张良在罗天大醮上大放异彩,直接号令天下群雄与他一同搞项羽嘛。
“那你在天师府道藏里有没有看到张良他老人家当年在罗天大醮的详细描述,例如高喊雷公助我,然后掏出个黄石公像,召天雷横扫群雄什么的?”
“这我上哪知道去,天师府跟张良隔了三百多年,有那么点记载就不错了,还给你详细描述?你怎么会问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