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人事已尽,余者,皆天命

    第314章 人事已尽,余者,皆天命 (第3/3页)

场战争中,丢失马邑的罪责,就足够让程不识九族消消乐!

    而这,也恰恰是郅都百思不得其解,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的点。

    ——都已经这样了!

    眼瞅着战争结束之后,就要大祸临头了!

    程不识怎么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反倒依旧在担心战局、在担心河套战场的进展?

    难道战时的程不识,真的投入到了这种地步——投入到了只顾国家得失,却丝毫顾不上个人荣辱,乃至身家性命的程度?

    又或者……

    “又或者……”

    “又或者在程将军看来,相比起国家之得失,个人之荣辱,根本就不值一提。”

    “甚至于,为了苟利国家,程将军愿意牺牲自己的荣辱、家族的兴衰,乃至于……”

    “身家、性命?”

    带着这样的疑惑,郅都也会到了自己的军帐之中,陷入了长达数日的沉思之中。

    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很多年后,才会被郅都所参悟。

    只是那时,郅都却怎么都回不到这一天了。

    这一年秋天,马邑战鼓轰鸣,马蹄震天,却根本没有打起几场像样的仗;

    程不识无赫赫之功,先是守马邑,后又弃马邑,于马邑以南百五十里、赵长城缺口以南扎营驻防;

    这一年秋天,郅都迎来了自己的军事生涯首秀。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代名将,也随着命运齿轮的转动,而冉冉升起……

    ·

    ·

    ·

    ·

    “马邑,大抵就是如此了。”

    “——程不识,真大将也。”

    “有如此魄力,却依旧没能留住军臣的单于庭主力~”

    “时也,命也。”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看着面前御案上,那一卷卷整齐堆起的军报,刘荣只如是发出一声长叹。

    而在刘荣身侧,听闻刘荣此言,郎中令周仁却是暗下一奇;

    沉默片刻,终是小心试探道:“闻陛下之意,于程不识,陛下似乎并无意降罪?”

    见周仁一副惊诧不已的模样,刘荣先是本能的点了点头。

    暗下稍一想,又呵笑着微微摇了摇头。

    “责怪,是一定要责怪的。”

    “毕竟这个先例,万万开不得。”

    “——程不识艺高人胆大,为了强留单于庭主力,以大魄力弃马邑,堪称是‘为将者谋一战,为帅者谋一国’之典范。”

    “虽是丢了马邑,却也绝非战之罪——若是想,程不识随时都能夺回马邑。”

    “更何况程不识敢弃马邑而南下,是笃定匈奴人即便得到马邑,也绝不会常年驻重兵于马邑,而是会在入冬前、在战争结束之后退兵,重新将马邑让还给我汉家。”

    “这一桩桩,一件件,非兵家之集大成者,所不能为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程不识主动弃守马邑,朕,是非责备不可的……”

    ···

    “毕竟程不识,我汉家只有一个。”

    “但有程不识这等志气的将军,我汉家却有城墙上万个。”

    “——主动弃守马邑的魄力,凡是个性格鲁莽些、直率些的将军,便都有。”

    “但有程不识这等本事的,朕,却至今都还没见到第二人。”

    “若朕不责备,日后人人都效仿程不识,动辄主动弃守城池,最后弄的战局打乱,又该如何是好?”

    嘴上如是说着,刘荣面上却是笑意盈盈,从榻上起身,背负着双手踱出两步;

    装摸做样的‘思考’‘斟酌’片刻,遂轻飘飘开口道:“拟诏。”

    “雁门太守程不识,临阵怯敌,弃城而退。”

    “念其不曾弃军而逃,而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迅速阻止起第二道防线,故降罪一等。”

    “——着,罢程不识雁门太守之职,降为中郎。”

    “削夺彻侯食邑二百户。”

    ···

    “战罢,程不识即刻启程归京,不得有误!”

    “以雁门都尉郅都,暂代雁门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