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将王太师从太庙移出去!

    第三百一十五章:将王太师从太庙移出去! (第2/3页)

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张桂芬,道:

    “你这丫头,平日里不见你来寻本宫,今日是为了什么事?”

    在赵祯去世之后,曹太后像是瞬间苍老了许多。

    之前有大臣建议,希望她可以垂帘听政,结果却被新帝说了一顿,自那以后,曹皇后便不再过问前殿之事,安心做自己的太后了。

    她算是看出来了,自己那个儿子,是个有主见的。

    若是干预过多,反而会影响母子间的感情。

    既然自家儿子说,可以保曹家世代富贵,那何须还要垂帘听政?

    此时,张桂芬跪坐在曹太后身前,为她捶腿,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主要还是来看您。”

    “自从仁宗陛下驾崩之后,芬儿还没来宫里瞧过您,一是觉着先帝刚刚驾崩,芬儿就迫不及待的进宫看您,会被她人认为芬儿有攀附太后之心,怕给太后您带来麻烦。”

    “二来,我那官人要领兵出征,芬儿心忧至极,自己都不开心,若见了太后您,怕让太后更为伤心。”

    曹太后抚摸着张桂芬的脑袋,笑呵呵说道:“你这小丫头,有心了。”

    “不过,我这个做长辈的,还是要说说你。”

    “先帝还在世时,本宫在宫里举办宴会,纵然那张茂则不该针对你官人,可你也不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本宫下不来台。”

    她有意说这个事,不是要与张桂芬将事情摊开说,今后二人不必因此心存芥蒂。

    而是要让曹家与卫家之间不心存芥蒂。

    曹家,毕竟不是真正的皇室。

    自己纵然身为太后,可也有去世的那一天。

    待自己不在了,曹家能如何?

    定是比不过年富力强,正在为国建立不世功勋的卫家。

    张桂芬诚恳的点头道:“太后娘娘教训的是,当初之事,您就当芬儿年少不懂事,就请您大人有大量,饶过芬儿那次吧?芬儿.芬儿也是太担心我那位官人”

    说着说着,竟是低头趴在了太后的腿上。

    一如当年还是个孩童时,喜欢趴在太后的腿上聆听着一些教诲。

    当初,武勋家的几个孩子,要么在宫里读书,要么就经常来宫里玩耍。

    曹太后以为,让那些孩子们多来来宫里,没准就能出个‘送子金童’,全了自己当母亲的愿景。

    也就在那时,由于张桂芬比较顽皮洒脱的性子,很快就被这位曹太后注意到。

    当时的曹太后因为自己不能给赵祯生个一子半女,常常郁郁寡欢,后来就因张桂芬来宫里玩耍,多少,是给这位太后带来了些许欢快。

    因此,太后对张桂芬来说,真就像是一位长辈一样。

    “张家丫头,你不小了,你的官人,身为当朝太子太傅,肩负着家国社稷。”

    “以后,你说什么,做什么,可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来,要三思而行。”

    尽管到了现在,曹太后都将自己视为张桂芬的长辈,愿意给她一些教诲。

    这是旁人得不到的殊荣。

    张桂芬坚定地点头道:“太后的教诲,芬儿一定铭记于心。”

    曹太后‘嗯’了一声,又问道:“今日主要是来寻本宫,那次要呢?”

    “次要.”张桂芬先是喃喃一声,而后跪地叩首道:“芬儿今日入宫,还想求见皇帝陛下。”

    曹太后脸色顿时有些变化。

    没过一会儿。

    曹太后让人去请新帝来寿康宫。

    新帝在王安石的帮助下,处理完一些机要之事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寿康宫。

    他将太祖所立的石碑给砸了,又立了一块新的,虽然是占据大义。

    但民间总归是有些风言风语传出,说他不尊太祖。

    不尊太祖,就意味着不孝。

    是以,每当曹太后有事时,赵曦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以诠释自己的孝心。

    有时他也问王安石,说自己抱着这样的想法,算不算得真孝顺?

    王安石哪敢说不啊?只好说了句君子论迹不论心.

    待赵曦来到寿康宫以后,大殿里的太监婢女,包括张桂芬,都是连忙跪倒在地,高呼皇帝万年。

    赵曦并未怎么理会,只是将目光在张桂芬身上短暂凝聚片刻,就朝着太后作揖道:

    “儿臣向母后请安,不知母后召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曹太后面容慈善道:“哪是我要来寻你,是咱们的雁门郡夫人,想要求见于你。”

    赵曦好奇地‘哦’了一声,看向张桂芬,笑道:“卫师乃是朕的老师,雁门郡夫人,不用多礼了,起身吧。”

    张桂芬仍是跪地不起,“陛下,臣妾今日入宫面圣,是为请罪!”

    请罪?

    有意思。

    赵曦坐在凤榻旁的椅子上,随手摘了桌子上的一颗葡萄丢进嘴里,笑道:“何罪之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