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小别胜新婚

    第二百五十九章:小别胜新婚 (第2/3页)

,“你呈上来的劄子里,专门写了西夏正式成立六大军司的事情,有可能要在几年之后,对我大周发动国战?”

    卫渊正色道:“臣也只是猜测而已,以臣对夏主的了解,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收复贺兰山。”

    “李元昊建国,就足以证明他是有极大野心,而且六大军司成立的位置,也都死死牵制住我大周边境各重镇。”

    “这番布局,若不是奔着我大周来的,臣实在不信。”

    赵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所以你才要改制军事?”

    卫渊道:“回官家,改制延边军制一事,已是迫在眉睫,若是等个两三年,西夏缓过劲儿来,他们没理由不来攻打我大周。”

    “届时,汴京距离延边甚远,一旦西夏军以速战之势袭扰各边军,掠夺各城镇资源,将会对我大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所谓天高皇帝远。

    有些时候,边境的事情,朝廷真的无法及时处理。

    战机也是稍纵即逝。

    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大周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即使后期派遣一大将统筹各部兵马,也只能是节节抵抗,毕竟早已没了先机。

    大周子民不是不能打仗,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周百姓的体力,要强于辽夏二国百姓。

    前世历史上,岳飞为何能够对战金军屡战屡胜?就是因为,他对军队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

    不像是现在的种谔,只有练兵而无调兵之权,一旦调兵,就视为谋反,如此一来,就连平时野外练兵都要小心翼翼,谁还敢调兵抵抗西夏军侵略?

    直到前世历史上靖康耻出现后,武将才真正得以主掌一军,权力日盛,但在当时形势下,说什么都晚了。

    赵祯乃是一代明主,趁着明主还在世,还有余威,这个时候,改制军事,正好合适。

    就算出现什么问题,赵祯只要活着,天下就乱不了。

    如果赵祯撑不住了,死了,那么军制改革一事,卫渊只能暂且搁置。

    毕竟,无威主镇场子的情况下,他也担心在改制中会遇到一些难以应付的突发情况。

    卫渊是想着,有赵祯坐镇的情况下,尽快将一些未来不易做的事情给做了。

    而赵祯想的是,前朝有李隆基,古时有汉武帝,这些皇帝,都是年老昏聩饱受后世人诟病。

    赵祯已经做了四十年的皇帝了,四十年来不说日日英明,但昏聩的时候毕竟是在少数。

    世人都说,四十来载圣主积威正盛,国泰民安。

    对于这种话,赵祯很是受用啊。

    军改这么大的事情,万一改岔劈了怎么办?

    后世人会怎么说?说自己昏聩了?

    “卫卿,军改一事不急,你先帮朕盯着贺兰山一带的防御诸事,待将此事落定,再议军改。”

    今日赵祯将韩、文等人召集一处商议此事,不是在议何时进行军改,而是军改一事能否进行。

    听到等人的答案,赵祯也认为,此事应该做,但他需好生思量。

    如果让卫渊知道赵祯的心思,肯定能有所理解。

    人就是这样,二三十岁时冲劲很足,敢叫乾坤颠倒,敢换了人间,只是一旦过了四十岁,只要是人,不免都有懒惫心思。

    赵祯是明主仁君,却不是伟人。

    “先回去吧。”

    “几月不着家,估计你那两个孩子,都认不得你这个父亲了。”

    “最近若是无事,就待在家中,多陪陪妻儿。”

    赵祯摆了摆手。

    卫渊就此离开大殿。

    自始至终,赵祯都没有说起‘张茂则’的事情。

    或许在他眼里看来,不过就是死个内侍而已,相较于国之大事,相较于卫渊,一切都不值一提。

    卫渊离开皇城时,是由朱总管亲自相送。

    后者道:“那件事,要多亏卫帅了。”

    卫渊道:“朱总管不必客气,不过是顺手为之而已,这几日,皇后娘娘那边态度如何?”

    朱总管道:“自张茂则死在狱中之后,娘娘倒是伤心了一两日,不过如今却已恢复正常,也找了个新奴婢贴身伺候着。”

    像是张茂则那样的人,一抓一大把。

    他死了,自然会有第二个张茂则出现。

    “朱总管,这件事情,从今以后,莫要再提。”

    “你我要烂在肚子里,将此事带到棺材里,就连身边最亲近之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