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议政,定国策

    第二百五十八章:议政,定国策 (第3/3页)

杀敌,犹如砍瓜切菜。”

    这时,张辅突然开口道:“我大周百姓,将最年富力强之时都交给了朝廷,结果到了期限,你便让他们退役离开军中,他们心中岂能如愿?都是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效力的,事情不能做这么绝。”

    卫渊笑道:“老师勿恼,学生方才不是说了,要由各地方军政长官统一安排退役兵员,给予厚待。”

    “再则,他们长年累月的在军中训练,体力在鼎盛时期远胜常人,可到暮年,定会急剧下滑。”

    “老师为将多年,见过多少能够一直待在军中,安然无恙终老的将士?”

    “他们已经为国效力十余年了,何须再让他们去卖命?该让他们有个颐养天年的机会。”

    张辅等人相继陷入沉默。

    卫渊又道:“此外,退役兵员一律记录在册至花甲之年,花甲之前,保留该兵员甲胄、兵刃存库,若战事再起,则优先招募老兵。”

    “花甲之后,无论退役兵员身体是否康健,战事若起,不予录用为将,只让其在家养老,安享晚年。”

    “同时,存库兵刃甲胄一律交给军器监养护再造,由新兵穿着使用。”

    “陕西路三十万边军,统分为三军,每军所有将士,都在甲胄下刻以军队番号与编号,比如,荡虏军,一,即为我,比如荡虏军二三四,即为军中某部士卒。”

    “如此,大战结束之后,可根据甲胄等残留信息,确保战亡将士名称籍贯,发以抚恤.”

    “若退役兵员其子嗣参军,可继承其父之编号,彰以家风。”

    听到这里,韩章等人才明白,这军队改制一事,卫渊早就已经想了个通透。

    按照他的法子来,倒是可以期待边军将士的焕然一新了。

    如此,定能大大增强国家军事实力。

    “这十年为期一事可先定下。”

    “只是这三年一任.时日是不是太短了一些?”

    韩章询问。

    卫渊道:“下官提出这个建议,只是不想使边将做大,让各军指挥使以三年为期相互调任,就是担心边境会出乱子。”

    “而韩相所虑,是担心一旦将此法在全国推广后,可能会引起诸多地方长官不满”

    “抛出这个原因,其实三年一任刚好,若一个官吏,在三年之内,不使某地焕然一新,不使该地百姓安居乐业,就足以证明此人无治国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杜绝懒政之象。”

    文相若有所思道:“按照你的想法来讲,地方长官为了做出政绩,必会在地方上大刀阔斧,施以种种措施,他在任时,固然可以保证一地民安富庶。”

    “他若到了三年之期,后来者当权,也为了在三年之内做出政绩,推翻前人所为,又自己搞了套治民之策,最终,累得还不是百姓?”

    卫渊思虑片刻,道:“如果推翻前人之策略,可使该地域更好,自然可施为,若不如此前,那此人为官也决计不是为了天下苍生。”

    “再说,可让各路最高长官成立监察司,监察各地官吏,配合皇城司,将该地之情况及时上奏汇报,用以杜绝此现象发生。”

    “三年为期,不一定需要太大的政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只需看当地百姓过得好不好,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就足够了。”

    一个好的政策,可以让一个地方富庶许久,即使三年到任,新官上任烧了三把火,也绝对不敢拿此前已经做出功绩的政策来烧火。

    这么做,一是在自掘坟墓,二是查漏补缺,发现没人家做得好,那可就尴尬了。

    “韩相,文相,下官提出的三年一任期,只不过是个人想法,尚未完善,而且也不曾想着推行全国,只需让各地边将不会趁机做大,维持边疆平稳就好了。”

    “至于你们所言,要将此法推行全国,恕下官直言,这就不是下官的分内之事了,就有劳两位相公多多忧虑。”

    反正边将互调的人事大权,目前来看,是在自己手里篡着的。

    只要能让赵祯安心,做出些许让步,更是可行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