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思想课,战术课
第55章 思想课,战术课 (第2/3页)
子,而不是一味的猛打猛冲,用战士们的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温三再次发言。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大家在冲锋时候,总是一涌而上,战士们站得密密麻麻,鬼子想不打中你们都难。不知道你们注意鬼子冲锋时的表现没有?他们都使用了一种叫着散兵线的作战方式。”
散兵线算是三三制战术的前身。作为合格的穿越者,温三是知道这个很重要的步兵战术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各种战术都被放到了明面上。三三制战术并不是多么神奇的东西,网上随便一查就能找到。这门战术最早就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成熟于立国内战,之后更是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之中,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抗战时期,当时八路军缺乏重火力掩护,经常以密集队形冲击鬼子的坚固阵地,从而产生严重的人员伤亡。针对这个情况,有高级将领提出了在中高级指挥官战略上注重集中优势兵力原则上,低级指挥官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
三三制战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配合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倒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
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好几百米宽的战线,不但能增加火力覆盖面积,增大作战效能,还会明显降低士兵的伤亡率。
温三担心自己光凭嘴巴讲,好些人都听不明白。干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