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各方面的消息

    302、各方面的消息 (第3/3页)

,”沈旺赶紧出去张罗起来,片刻后,就有上好的纸张与砚台毛笔送了过来。

    朱楩本不在意这些,连笔迹也很难看。

    可如今随着他提笔落字,不禁让沈旺感到心旷神怡,好一个收放自如自成一派。

    朱楩的书法暗含锋芒,看起来不像是毛笔写的,更像是刀刻斧凿的一般。

    但是如今是给木邱写回信,笔迹之间却又透露出一抹柔情。

    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哪怕是大英雄,此时也满眼尽是温柔,就好像他的木邱就在眼前似的。

    不过,朱楩皱了皱眉,轻叹一声,最后还是写下了他跟徐妙锦的事。

    “阿邱,感情之事实在是复杂,我也不瞒你,我和徐妹子是两情相悦,和伱当然更是情投意合。你永远是我的阿邱,她也永远是我的妹子。你们缺一不可,我全都要。”

    他干脆连脸都不要了,直言不讳,他全都要。

    看来他总算想起自己是王爷了,人家徐妙锦当初都说过,他三妻四妾都是正常的,别人都可以,就你不行?

    比如秦王朱樉不也有正妃和偏妃?

    不敢多说,朱楩至少可以给木邱一个偏妃的身份,绝不会让她做妾室的。

    这一点来说,就算朱楩再是现代人,也没办法弄两个正妃,哪怕以后当了皇帝,那也不可能有两个皇后啊。

    就好像国无二主一样,后宫也不能有两个女主人吧?

    朱楩知道对不起木邱,她还在云南默默等着自己回去,结果自己在外面竟然又有女人了,简直跟渣男一样。

    所以他也不敢隐瞒,在信里给木邱说了他和徐妙锦从相识到相知相恋的经过。

    就算木邱生气,他也可以理解。

    但是生气归生气,闹闹脾气也可以,就一点,分手是不能分手的,男人嘛,成年人嘛,自然是全都要。

    也让他难得使一次身为王爷的特权吧。

    最后,朱楩也是把信封存起来交给沈旺的,等他这边给沈荣送消息时,就会顺带着送去云南给木邱了。

    此时朱楩抬头往外面看去,猛然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了。

    光是沈旺汇报情况就用了两个多小时,加上他看信之后再给木邱写回信,又用了一个多小时。

    不得不说毛笔还是不太方便,若是用圆珠笔就快捷了。

    接着朱楩继续跟沈旺聊了起来。

    “沈旺,年前我曾交代过你一件事,你可记得,”朱楩突然问道。

    沈旺连忙说道:“殿下曾让我以沈家在京城内的生意,暗中调查并关注朝廷官员,记下每人房产与田产几何,每日消费状况是否奢华,以及府内用度等问题。”

    沈家毕竟是做生意的,还是很大的商人,就算沈家不能执掌京城内的所有生意吧,可大多商人都跟他们家有所关联。

    在这个条件下,沈旺如果有心打听,多少还是能得到一些情报的。

    所以朱楩曾让他暗中调查这些事。

    此时沈旺开始一一禀告,比如哪家占地几何,哪家府邸奢华,哪府光是下人就有多少,哪府有多少个妻妾,等等等等。

    虽然他也做不到能清楚知晓百官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多少也得到了许多消息。

    “那么黄子澄与齐泰等人呢?是否有贪污受贿,是否强占过百姓土地?”朱楩眼眸低垂,看似漫不经心,可眼含杀机。

    今日早朝上,朱楩没有太明显的表露出敌意,可其实他明白,皇太孙那一派已经开始向自己发力了。

    尤其是朱允炆竟然想求娶徐妙锦?

    大侄子,你可别真作死啊。

    幸好朱元璋一直都知道朱楩和徐妙锦的关系早就不清不楚的,才及时给朱允炆当朝许婚,打断了节奏。

    否则朱楩断然是不能忍的,这已经欺负到头上了,他要是再忍,还是男人吗?

    可不论是那些簇拥朱允炆的臣子对自己的发难,还是朱允炆这件事,朱楩都得做出反击了。

    只可惜,沈旺苦笑一声说道:“不敢隐瞒殿下,那黄子澄与齐泰不但不贪污受贿,反而极其厌恶贪官污吏,不止一次提倡百官该当清廉奉公,以忠君效国为己任。”

    其实想也知道,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当大臣,而且官居要职,比如齐泰是兵部侍郎,而黄子澄更是东宫伴读,被朱元璋指给朱允炆做半个老师,自然不是贪污腐败之人。

    反倒是在沈旺的情报中,有不少当初的开国功勋之后并不老实。

    像是占人土地,强买强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朱楩竟然还听到了李景隆的名字。

    作为一个合格的纨绔子弟,不干点坏事怎么合格?

    其实在建国之后论功行赏时,朱元璋没少给功臣们封赏土地。

    可是谁又嫌地多呢?

    正是当初淮西勋贵骄兵自傲,仗着功劳开始有人为非作歹,更是结党营私,才被朱元璋狠心拔除。

    否则淮西勋贵本该是朱元璋的老乡,应该是站在皇帝身边,最被信任和倚重的群体。

    可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却成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却没想到,老朱一直屠刀不断,仍然有人敢兼并土地。

    这可是不小的隐患啊。

    “早晚得土地公有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