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想要逼我造反吗?

    162、想要逼我造反吗? (第2/3页)

今是小农社会,百姓们的想法都很保守,大多都是农家自己养几只鸡鸭,到了过年的时候要么卖掉换点钱,要么自己吃了。

    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可如果能假借沈荣的手,开创出后现代那种大规模的养殖场呢?

    如果肉类产品能够成为常规供应链,朱楩甚至有信心在十年内,让整个云南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肉,不说顿顿大鱼大肉,隔三差五吃一次肉,甚至每天都能见到肉味儿,那也不错了。

    而且沈荣本就负责商业类发展,交给他正合适,并且很多东西都能继续开发出商业领域的新产品。

    何乐而不为呢?

    沈荣也有些心动了,可想了想又担心的说道:“但是那得需要大量草料,这该怎么办?”

    之所以古代难以出现大规模的养殖场,最主要的还是社会不匹配,无法做到现代化工业化的,从其他工厂进购大量饲料。

    比如说都知道耕牛重要,但是一头牛得吃多少草啊?为什么古代地主喜欢找别人帮忙放牛?就是因为缺少有人提供草料的环节。

    “别着急,也不是让你在一个地方去弄。如今很多土人部落刚刚从土司官的压迫中缓解过来,今年又是丰收之年,想来大家都能吃饱肚子了吧,”朱楩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虽然他已经接近一年没有再离开过大理城了,可是很多消息却源源不断送到他的手里。

    像是永昌府严时泰,还有盈江的俄陶,都给他送过好消息。

    经过一年的发展,永昌府和盈江县已经恢复了生机,加上朱楩免了两地五年的税收,百姓们的家里终于有了存粮。

    也因此,两地百姓如今对朱楩可是感恩戴德,相信朱楩再去的时候,就不会是之前的待遇了。

    “你可以先到处看看,寻找合适的地方,然后再准备开农场。我相信你,你可以的,”朱楩毫不吝啬的赞美着。

    沈荣只能苦笑不已,殿下您提的想法,结果是我去落实,你就当个甩手掌柜然后空头许愿。

    “好好干,如果今后连牛也能大量饲养,早晚有一天连牛肉也可以天天端上饭桌了,”朱楩拿手拍拍沈荣的胳膊,一脸我看好你的表情。

    沈荣冷汗直流。

    朱元璋虽然当过放牛娃,且自己杀过牛,还请徐达那些老兄弟吃过牛肉。

    可是朱元璋深知如今耕牛对百姓与耕种的帮助有多大,曾经严令禁止杀牛吃肉,连牛死了都得去官府报备,得说清楚是怎么死的,是老死的还是病死的。

    结果朱楩却总想吃牛肉可还行?

    朱楩又转头看了眼营地。

    和昨晚的热闹与嘈杂不同,此时的营地已经陷入静寂,折腾了一晚上的人和病人们都已经睡着了。

    “总算是控制住了,这要是突然爆发瘟疫,不但这里的人都要死,恐怕大理城也得死伤无数啊,”朱楩感叹道。

    古代对瘟疫谈之色变,就是因为传染病一旦爆发开来,直接就无法控制。

    因为古代医疗水平一般,百姓们对医疗常识也实在匮乏。

    如果不是朱楩让沈荣把病人与正常人分开,恐怕整个营地都是感染源了。

    “殿下仁义,”沈荣双手抱拳的深施一礼。

    朱楩身为堂堂藩王,得知消息却不惜以身犯险赶来并发地,而且也是一夜未眠,从头到尾的指挥着整个治疗过程。

    连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甚至是那些药材都是殿下提供的。

    虽然不知道殿下那些神秘手段怎么来的,沈荣聪明的没有询问和试探,更不敢深究,只是感激朱楩没有放弃这些人。

    古人深知霍乱的可怕,这可是与天花同级别的传染病,换做旁人恐怕直接一把火把这些还活着的人给烧死了吧?

    此时沈荣真心实意的感激着朱楩,他没有放弃这些人的生命。

    “行了,剩下的事就你负责吧,而且别忘了之后用热水把整个营地消消毒,连病人穿过的衣服,之后也要用热水浸泡一番,别再复发了。还有那些牛和驴,有机会也找兽医看看,”朱楩又交代了一番善后的事,然后就准备回去了。

    此时已经天光大亮,朱楩担心回去的时候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打算尽早赶回城内府中。

    “说起来殿下,我在行商途中偶尔听到一些小道消息,不知当不当讲,”沈荣一脸犹豫的,欲言又止。

    朱楩一边招呼王福等人过来,一边好笑的说道:“你都说出来了,还能说一半不说的?讲吧。”

    这沈荣,话说一半不就是要自己问的?

    沈荣于是才开口接着说道:“是这样的,殿下年前英勇无双,率领少数部队歼灭了叛乱之人思伦发。但是朝廷对您的赏赐却很少,只有之前太子殿下对您赞赏有加。如今太子薨逝,陛下只是让您成了真正的滇王,除此之外再无赏赐,甚至对您立下的不世之功提也不提。所以有人觉得,陛下是在猜忌您,甚至有留言说陛下已经担心您要造反了。”

    “谁说陛下没提,提了,还骂了我一顿呢,”朱楩翻着白眼,自己立下不世之功,结果还挨了顿骂,可还行?

    可其实仔细想想,朱楩杀了胡渊,那是朝廷命官,还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指挥使司,几乎等同于一地诸侯,甚至堪比明末吴三桂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