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战备工作
382 战备工作 (第2/3页)
。
故而,无论燕军主将是谁,桓熙都不可能满意生产出来的甲械只是勉强够用的程度。
只见桓熙大步进门,与王猛相对而坐,摇头道:
“还不够,河东郡的那场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仅仅只是携带这些甲械,恐怕不足以应付接下来的这场战事。”
王猛知道桓熙不是在危言耸听,如今,燕虞两国都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战争准备,这一战,特别是虞国,必定是要倾举国之力,想要夺回河东郡。
双方的战争准备越充分,也就越难分出胜负,很容易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
届时你来我往,不相上下,对箭矢以及近战类的长短兵器都是极大的消耗。
汉武帝时,李陵奉命率领五千将士出塞作战,他们携带了五十万支箭,可是仅仅一天时间,箭矢就被匈奴人耗光了。
而沙苑之战时,为高欢断后的东魏将领薛孤延且战且退,也是在一天之内,就砍断了十五把大刀。
有鉴于此,桓熙怎能不多准备些甲械,他给了王猛一连串具体数字:
“此战,我要带走十五万张弓弩,四十五万条弦,一千五百万支箭,各类长短兵器五十万柄,另需十万副轻甲。”
桓熙将在河东集结十万将士,平均下来,其实也不算多。
这也只是前期的准备,如果战争旷日持久,桓熙还得指望王猛继续从后方为他输送甲械。
打仗,其实就是在烧钱。
实际上,除非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军,否则,不可能存在只带着一把武器上战场的军队。
战争,归根结底就是双方国力上的比拼,除非是将帅之间的才能差距太大,否则,往往会是将士更多,准备更充分,后勤支援更及时的一方取得胜利。
而国力不济的一方,则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退兵,或者急于求战,给到对方取胜的机会。
譬如长平之战中的赵国,就是因为支撑不起这种消耗战,而不得不临阵换将,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