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龙芯一号横空出世
第三百五十六章 龙芯一号横空出世 (第1/3页)
“宋老,听说咱们北方所那边生产的飞机,不讲究标准化,每一架都是单独装配,一架一个样,是不是?”
“秦总,你不懂飞机的制造,想要标准化,达到互换的标准,可不容易啊!”宋老的脸上露出了一些无奈:“比如说,歼八飞机使用的整体式机尾罩,在尾尖分布着密集的焊点,在装配的时候需要电焊,焊好了之后会收缩,从而产生装配应力,导致出现误差。”
当年,宋老也是在北方所里待过的,当的还是气动室的主任,把歼七搞成双发放大版,这其实是宋老最先提出来的。
对歼八的装配工艺,宋老也是清楚的:“这个简单的尾尖,最大的间隙就能达到 7.5毫米,装配的时候,师傅们靠榔头敲上去,会产生非常大的装配载荷,上下尾尖错位,连续造了三架原型机,没一个合格的,也只能凑合着用,因为装配应力过大,在飞行的时候还出现过把固定螺栓拉断的情况。”
说起这些来,宋老是满脸的无奈,其实,这也是工程上的问题,是個大难题啊。
“那你们所研发的项目,也会遇到这种问题吗?”
“肯定会遇到,但是也肯定会比歼八的问题小很多,毕竟,我们用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的时候也大量使用数控车床。”
说起数控车床的加工来,会有很多看上去矛盾的说法,比如说,有人提出观点:老师傅的技术更先进,可以加工出来比数控机床更精密的零件!既然这样,还要数控机床干啥?
老师傅的技术,那是有前提的,比如说,加工废了一个,就接着加工第二个,加工上十个八个的,有的误差大,有的误差小,运气好的,自然就比数控机床的精度还要高一个数量级了,老师傅那双灵巧的手,可不是数控机床能比的。
但是,任何一个现代工厂都不会允许这样的浪费,这就得用数控机床,同样生产十个零件,精度或许比不上老师傅精心挑选出来的那一个,但是这十个零件加工精度都一样,都能满足使用!这就是数控加工最大的好处,标准化,可以大批量生产完全一样的零件!
“美国人在制造 f-15战斗机的时候,就大量应用数控机床,生产大量的标准零件,互换性很好,我们手里的项目,当然也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宋老说道:“当然了,很多也是由于技术原因决定的,比如说在大梁上开孔,在地面上开好孔,当把大梁吊起来之后,由于自身重量会产生变形,原本的大梁开孔就会有误差……”
说起这些来,宋老也是打开了话匣子。
歼八零件不能互换的问题,在后世有很多说法,有人骂,有人洗,实际上,这些都是外行,就像是说起三缸机不稳定来,有人就会说为啥三角形最稳定一样。
秦锋又莫名地想起来了 92手枪的弹匣,出厂的时候,一支枪配两个弹匣,自己用自己的,如果换了别的弹匣,轻则装不进去,装进去了也扣不紧,重则随时都会在射击中掉落。
当时就有一个说法,这是设计师故意这样设计的,万一警察的枪被歹徒抢了,只要没抢到弹匣就用不了,只能感慨这种说法的脑回路太与众不同了,战场上自己的枪里没子弹了,战友扔过来一个弹匣,结果还用不了?这又不是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92式的改款,介绍的时候就有一个重大进步:解决了弹匣不能互换的问题,实际上,不过就是提升了加工的标准,让所有弹匣和枪膛的标准一致,自然就能互换了。
“汽车的流水化生产催生了标准化,但是飞机的生产,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工位上的组装。”宋老继续介绍:“更类似于手工装配,从飞机厂的角度上来看,也没必要追求互换性。”
早些年,汽车生产也是固定工位,一名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可以完成一辆车的全部装配过程,但是装配效率低下,工人培训难度极大,福特首先搞出来了生产流水线,将工位分开,让每一个人只负责一个工艺,大大加快了装配速度,提升了装配质量,降低了工人培训的难度,从此,工人再也没有全套技术了,每人只能干一个工作。
飞机还没有流水线,依旧是固定工位,摆起台架来,大家伙天天上班,就来到自己那个工位上组装,一架飞机可能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才能装配起来。
歼八虽然早就研发出来了,但是生产相当缓慢,除了性能太差部队不愿意多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装配。
“宋老,说起这个来,我倒是想到了一种先进的装配方式,脉动流水线您听过吗?”
啥?
饭桌上的发言权到了秦锋这里,他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脉动生产,就是节拍式生产,工位依旧流动起来,但是不像汽车生产线那样,打个螺丝就流动一下,大致分成四个工位,完成一个工位就到下一个工位。
这种生产方式,是两千年的时候波音公司阿帕奇生产厂首创的,之后很快就火遍了整个飞机制造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