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基洛夫教授来袭,郁闷的程工,小酒馆之行
第398章 基洛夫教授来袭,郁闷的程工,小酒馆之行 (第1/3页)
经过两天的努力。
炉膛的改造已经进入了尾声,技术师傅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装配工作。
李爱国也松了口气,正准备回办公室准备明天的行车任务。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有人用俄语叽里呱啦说着什么,李爱国的俄语已经满级了,自然听得懂。
“基洛夫教授,这里是前门的整备车间,负责改造机车,等一会您就能看到那个设备了。”
“您知道,敬爱的翻译同志,这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要是那个小司机敢欺骗我,请相信,我一定会用皮鞋踹他的屁股。让他明白科学不容亵渎。”
四五个金发碧眼的老毛子,在大连厂周副厂长的带领下,在机务段邢段长的陪同下,进入到整备车间内。
那些老毛子身穿皮大衣,头戴前进帽,脚上穿着大头皮鞋。
这些已经表明了他们的身份——老大哥派来援助的专家。
今年是五六年。
老大哥还是那个好老大哥,派了不少专家工程师,帮助小兄弟搞建设。
当然了,这些援助专家也不是免费的。
专家每人2500斤小米月薪,据说每年要花费2亿卢布。
而从老大哥家借到的钱,只有12亿卢布。
穷在深山无人问,不管老毛子的真实目的到底如何。
在咱们一穷二白的时期,人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客观上帮助了咱们,咱就不能忘了本。
整备车间内因为这批专家的到来,而陷入了宁静中。
那些工人们纷纷停下工作。
他们哪里一次见过这么多老毛子啊!
整备车间张主任连忙迎了上去,笑着问道:“段长,这些同志是?”
“他们是大连厂的外国专家,这次来是为了参观燃油自动焚火设备。”
邢段长这会也满头是包。
铁道方面的援助专家也不少,邢段长也接触过许多。
只是这次的专家级别太高了,个个都是教授级别的。
并且是周副厂长带队,要是真闹出什么事儿,前门机务段肯定会有大麻烦。
邢段长正想着跟援助专家们做介绍,那个名叫基洛夫的五十多岁老专家,已经径直钻进了火车头里。
旁边的那几个老毛子纷纷摊了摊手,冲着邢段长说道:“亲爱的段长同志,请您原谅基洛夫教授的无礼,他是那种纯种的蒸汽机痴迷者,您懂我们的意思。”
“原谅.原谅”
邢段长还能说个啥呢!
他现在只能在内心祈求,李爱国的设计千万不要出任何问题。
这时候,得到消息的郑工程师火急火燎的冲进了整备车间里。
从周副厂长那里得知这次带队的是基洛夫教授,他嘴角勾起一丝阴险笑容。
基洛夫教授是前进号炉膛原型的真正设计者,据说在老毛子科学界还是个重要人物,还是武器专家。
这老头脾气古怪,最讨厌别人动他的设计。
这次李爱国胡乱搞,肯定要惹怒这老头子。
果然。
片刻之后,火车头内传来一阵狂暴的声音。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安全阀呢!我的安全阀不见了!找不到了!你们到底干了什么蠢事,救救我吧。跟我说点什么。”
邢段长此时着急得额头上挂满汗水,只能给李爱国递个眼神:“爱国同志,还得麻烦你上去解释一下,嗯,千万要注意态度,这老同志今天要是倒在咱们这里,咱们都脱不了关系。”
“放心吧!”
李爱国进到火车头里,暴怒中的基洛夫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你这小瘪犊子,瞅你那损色!咋把安全阀弄没了,要是炉膛气压过高,俺看你咋整。”
一个金发碧眼的老毛子教授,操着满口地道的东北话,吐沫星子四散,这画风将李爱国整懵逼了。
嗯,还是先擦吐沫星子吧。
“教授,您会说汉语啊。”李爱国抬起袖子擦擦吐沫星子。
基洛夫捋了捋花白胡子,有些骄傲:“俺有个学生是东北人。”
李爱国:“.”
基洛夫晃过神:“别扯这些有的没的,安全阀呢!”
李爱国蹲下身,抽出手电筒,朝着炉膛下面照了照:“我给挪到下面了。”
“为什么要挪动?”基洛夫皱起眉头。
李爱国解释道:“我测试过安全阀的系数,一般需要到25千帕,安全阀才会启动。
但是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内壁难免会沾满水垢,导致安全阀的敏感度降低。
安装在下方,有利于提高敏感度。”
此话一出,基洛夫脸色大变。
他们在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基洛夫这些专家的设计不切合实际。
而是安全阀作为炉膛的最后一道安全保证,敏感度本来就调得很高。
炉膛由特殊钢材制成,本身能够承受35千帕的气压。
无论是25千帕启动安全阀,还是26千帕才启动,意义并不大。
李爱国采取的只是一种极端设计。
基洛夫想明白这个问题后,并没有为自己找借口,重重的拍拍李爱国的肩膀:“能想到这点,bro,你简直太棒了!”
bro???
“教授,您还有个学生是黑人兄弟?”李爱国惊讶。
基洛夫:“咿呀,你咋知道的?杰克来自东海岸CPUSA,是个很有意思的青年。”
CPUSA是咱们在老美那边的组织,全名为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组织内有很多被压迫的黑人小伙。
李爱国瞬间感觉到自己好像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
基洛夫整整衣领说道:“俺身兼莫斯科大学教授职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所以就跟他们学了点外语,现在也算是精通八国语言了。”
这年月老大哥热情好客,经常小兄弟家的孩子请到自家读书,还是管吃、管住、管介绍对象的那种。
他的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这个说法倒不为过。
只不过,应该说是精通八国方言吧。
李爱国说道:“您操着一口东北腔,好像有点奇怪,我是正规中专毕业生,通晓俄语。要不然,咱们还是用俄语交流吧?”
“这样也好,我也觉得有点怪,舌头总是打结。”
基洛夫教授重新说回母语,整个人也正经了起来。
“亲爱的李爱国同志,你能帮我解释你这个设备的原理吗?”
“原理很简单,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