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治心治事

    第490章 治心治事 (第3/3页)

策论他写的非常认真,翻阅了无数的资料。

    五六天后,七位内阁学士相继将自己的策论交了上去。

    陈景恪仔细翻阅了一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大家都认为,管人才是重中之重。

    并且引经据典,证明管理好人心有多重要。

    甚至他们还引用了大同世界里的话,来证明这一点。

    让陈景恪哭笑不得。

    “不出意料,变革之所以不顺利,不仅仅在于人,更在于思想的落后。”

    “老思想是无法推动新政策的。”

    朱雄英将策论扔在桌子上,抱怨道:“你为何不在大同世界里,将这一点指出来呢?”

    陈景恪解释道:“大同世界是框架,不可能面面俱到。”

    “况且我也有提过这一点啊,只是没有具体说而已。”

    “不过现在也不晚,将这个话题抛出去,让世人一起来讨论。”

    “也算是吹吹风了。”

    朱雄英说道:“这事儿你和方孝孺说去,我现在只想赶紧和内阁学士们达成一致意见。”

    于是陈景恪召集内阁学士和行走们上了一课,直接摆明了态度:

    “管人与管事要并重,甚至管事还要重于管人。”

    裴有为想要反驳,可还没开口就发现,周围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拿着笔一通狂写。

    他顿时反应过来,这并不是真正的上课,更类似于强制通知。

    将皇家的想法,以及朝廷即将要做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不管你同不同意,都必须按照这个方法执行。

    有不同意见可以私下反馈,公开质疑就是反对,反对就意味着被边缘化。

    想通这一点,他再没了开口的打算,提起笔开始做笔记。

    这让不少等着看笑话的人心中很是失望。

    陈景恪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自顾自的说道:

    “历朝历代,官僚都是围绕管人来建设的。”

    “只要百姓不造反,就是大功一件。”

    “至于事儿……官僚需要管的事儿只有一件,就是收税。”

    “也不能说没有管事儿的机构,治水算是朝廷设置的少数管事的衙门。”

    “至于将作监之类的,算不上什么衙门,他们只是为皇家和权贵提供服务的特殊部门而已。”

    “强调一下,我这里说的管事,是面向全民的衙门,而不是为少数特权阶级服务的机构。”

    这一点有点深,众人也是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陈景恪所谓的管事的衙门,应该类似于金钞局这样,面向全民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衙门。

    工部、将作监等机构虽然也是负责做事的,但更多是为朝廷服务的,并不直接面向百姓。

    仔细算起来,好像还真就只有收税和治水,是面向全民的处理具体事务的衙门。

    有反应快的,已经将这番话和变革联系了起来。

    朝廷变革,给衙门加了很多担子,这些担子几乎都是让衙门去做具体的事儿。

    衙门人手不够的短板就暴露了。

    虽然朝廷设置机构分担了一部分任务,可首先职权不明确,其次人手还是不够。

    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思想依然没有转变过来。

    习惯性的去管人,而不是去管事儿。

    看来新皇这次的变革,就是冲着这一块来的。

    而且大概率会增设一些新机构,负责具体的事务。

    想到了这些,众人的心情都轻松了不少。

    这是好事儿啊。

    要说精减官吏,这事儿确实不好办,会得罪人挨骂。

    可增设官职就不一样了。

    能得到普遍的支持和赞美,他们的工作也好做的多。

    当然,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们考虑的更多。

    并不会一味的支持朝廷增设官位,要考虑朝廷的财政是否能承担得起,要考虑新增的职务是否有必要等等。

    大明这艘船不管是好是坏,都磕磕绊绊走了三十年。

    大家都不希望它沉了。

    至少目前的官吏,都还是很积极,很有抱负理想的。

    都希望这艘船变得更好,走的更远。

    尤其是华夏文明这个概念提出后,大家的追求又多了一个。

    为文明做贡献。

    华夏不灭吾辈名不灭,这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

    所以,他们支持变革,却不会盲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