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理学之冠

    第481章 理学之冠 (第2/3页)

强调了‘天’,华夏文明诸子百家也都在强调天的意志。

    那么大家‘头顶’的天,是不是同一片‘天’呢?

    从陈景恪强调二象性,就可以看出,他说的‘天’也是华夏文明所说的‘天’。

    既然大家头顶的是同一片‘天’,那这篇文章就不是对传统法礼的动摇,而是拓展。

    从单一的血统赋权,变成了天赋和血赋兼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对整个华夏文明的拓展,儒家和理学自然也能受益。

    他甚至已经有了许多想法。

    只是时间太短,这些想法还都很零碎,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

    马子才一直在关注弟子的表情,见他陷入沉默,不禁非常担忧。

    怕他和自己一样被打击到。

    不过很快曹端就变得兴奋起来,显然并没有被打击到。

    然而,这更让他担心了。

    这弟子不会被文章洗脑,要改换门庭吧?

    曹端不知道老师的想法,还以为他担心自己受打击,安慰道:

    “先生无需担忧,我无碍的。”

    马子才迟疑的道:“正夫,你似乎并不担心?”

    曹端没有做太多解释,只是道:

    “先生,安平侯所言的天,就是华夏数千年来所信奉的天,亦是我理学尊奉的天。”

    马子才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转忧为喜道:

    “是了是了,我真是糊涂了……”

    然后看向曹端,欣慰的道:“正夫,你已然超过为师矣。”

    曹端谦虚的道:“先生过誉了,学生要和您学的还有很多。”

    之后师徒俩就开始仔细研究起人权篇,并探讨在理学中的应用。

    越讨论,就越是兴奋。

    马子才也逐渐恢复了理智,并且说出了一句话:

    “只要这天不变,我理学就不会没落。”

    然后他又赞叹道:“安平侯真乃生而知之者也。”

    生而知之者,这算是对人才学的最高评价了。

    就连曹端这样的神童,大家对他的评价也只是天赋奇才之类的。

    曹端亦敬佩的道:“安平侯所学,吾不及也。”

    “先生,我准备去一趟洛阳,当面向其求教。”

    马子才并未拒绝,反而非常支持:

    “人权篇一出,理学被压已是必然,我们也无需做垂死挣扎。”

    “好好学习他的优点,改良我理学思想,为未来争取机会方为上策。”

    “听闻安平侯为人宽容大度无私,你诚心去求教,他必不会拒绝。”

    说到这里,他遗憾的道:“我老了,不良于行,否则定然会同你一起去求教。”

    曹端并不是书呆子,真正的大学问家,也没谁是书呆子。

    他对人性是非常了解的。

    所以知道自家老师是放不下面子。

    一来是老前辈的面子;二来是怕同道说他叛变。

    最致命的还是第二个原因,很可能会导致晚节不保。

    曹端倒也没有因此就鄙视自家老师,反而非常理解他的顾虑。

    毕竟年龄确实大了,没有折腾的余地了。

    如果他能再活个十年八年,等学有所成回来改良理学,那就是一段佳话。

    可要是学上一年半载人就没了,就真的解释不清了。

    铁定会被认为晚节不保。

    自己年轻名声没那么大,关注的人也就没那么多。

    向对手低头去求学,没什么大的问题。

    就算被人误会非议,将来也有洗清的机会。

    更何况,就算是改换门庭又如何?

    年轻人学问不牢固,被别的学说吸引,实在太正常了。

    别人看不过眼,最多也就是说他误入歧途。

    等他做出一番成绩,误入歧途就会变成弃暗投明。

    说白了,年轻人相对来说包袱小,容错率高。

    就在曹端出发前往洛阳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有学子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比如金幼孜、胡广等。

    只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

    事实上,多数人其实并不能感受到人权篇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纲常伦理很重要,要拼命去维护。

    可具体有多重要,在华夏文明体系里,又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能真正领悟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即便有人告诉他们原因,因为缺少自己的理解,感悟也不是特别深。

    所以多数人看到这篇文章,也只是觉得分析的很透彻,观点也很独特。

    天赋人权听起来似乎也有那么一些道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反而是后面的《国》《法》《君》《民》等篇章,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人性需求理论,大同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