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佛教东传带来的

    第477章 佛教东传带来的 (第1/3页)

    对于陈景恪的决定,朱雄英自然是支持的。

    立即说道:“我会让翰林院刊印此书发行天下。”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下细节,主要是如何推广此书,如何应对到来的抨击。

    之后陈景恪又分别去见了老朱和朱标,向他们说了自己的打算。

    两人自然也都是支持的。

    和宫里沟通好,陈景恪就去翰林院,找到了方孝孺。

    得知陈景恪准备正式发表大同世界,方孝孺无疑是非常高兴的:

    “哈哈……早就应该发表了,周报会出一期特刊,专门刊登此书。”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对,他的目的就是尽快填补理学留下的空白,借助官方途径无疑是最方便的。

    至于会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不也是希望游说国君,获得他们的支持吗。

    理学也是获得了皇帝的支持,才最终压倒其他学派,成为显学的。

    陈景恪走同样的道路,没人能指摘什么。

    只不过他的书,天然就获得了皇家的支持,少了游说的过程而已。

    “先刊印第一篇吧,探一探大家的反应。”

    方孝孺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道:

    “好,我马上安排人排版。”

    所谓第一篇也就是总篇,何为大同。

    其内容,就是讲述华夏文化里,关于大同思想的发展演化。

    在文章里,他先是总体性的阐述了华夏文化的起源。

    诞生于三皇五帝,成熟于西周,光大于春秋战国。

    诸子百家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而对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或者说诸子百家之所以能诞生,离不开两块基石。

    其一道家,其二儒家。

    道家和儒家,将先贤的思想汇总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比如儒家思想的主体,就源自于周公召公的思想政策。

    而其余诸子百家,都受到了这两家的启发才诞生的。

    甚至很多学派,就是基于这两家的思想,延伸出来的支脉。

    秦汉时期百家争锋,最终儒家胜出。

    华夏文明发展到这里,其实一直是独立演化的。

    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所以,说华夏文明是起源文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就在儒家脱颖而出后不久,佛教出现了。

    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出现,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而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道家和儒家。

    因为当时就剩他俩了,而且他俩也是当时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外在表现。

    一向讲究无为而治的道家,反应却是最快的。

    他们迅速的,吸收了佛教思想、组织架构等方面的优点。

    又融合了阴阳家、方士等学派的精华,形成了道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儒家。

    在面对佛教的冲击时反应就过于迟钝,未能及时做出调整。

    在学术思想上,一度落于下风。

    所以从南北朝一直到宋朝建立,思想界一直是佛道争锋,而儒家敬陪末座。

    之后,陈景恪又具体分析了,佛教文化从哪些方面,对华夏思想造成了冲击。

    比如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众生平等。

    佛教的这种思想,包含着一种非常宏大的终极人文关怀。

    作为统治一个族群,一个面向所有人的思想,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但当时的儒家在搞什么?亲亲相杀。

    所谓亲亲相杀,就是根据亲疏远近,来确定人和人的关系。

    我不从整个人类层面去看待亲疏远近,而是从血统、亲缘这个小圈子去看待。

    这与佛教的那种,放下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宏大的角度来看待所有人,高下立判。

    而且必须承认的是,儒家是西周时期形成的贵族文化的总结。

    孔子认为,贵族高贵的不是血统,而是教养。

    贵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获得的。

    那么教育的模板是什么?

    就是西周形成的贵族文化。

    孔子将其汇总形成了儒家思想,然后广收弟子将这种思想传授给天下人,让所有人都成为‘贵族’。

    所以孟子有云: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但是,儒家也同样没有否认阶级的存在。

    相反,它还特意强调了阶级属性和阶级特权。

    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这种对阶级的强调,在面对佛教‘众生平等’时,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面对同样的问题,道家就处之泰然。

    因为道家本身也有这方面的思想。

    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