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你家族是谱批发的?

    第208章 你家族是谱批发的? (第2/3页)

“走一步看两步的是人才,看三步的是天才,你小子走一步能看五六步。”

    “你准备怎么安排这块地,一并说吧,也别一点一点往外挤了。”

    陈景恪‘嘿嘿’笑道:“是陛下安排,我只是提点小小的建议。”

    朱元璋嗤笑道:“行了,别拍咱的马屁了,快说。”

    陈景恪这才正色道:“陛下担心高丽复叛,我以为可能性不大。”

    “唐朝时,高句丽、新罗、百济和中原的交流并不频繁,当地人对中原也并不向往。”

    “尤其是高句丽和百济,更是与中原敌对。”

    “就算是新罗,也只是迫于高句丽的压力,才不得不向大唐称臣。”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降而复叛,让新罗捡了个便宜。”

    “但也正因为大唐曾经彻底征服过他们,让他们对中原生出了敬畏之心。”

    “即便新罗攫取了胜利果实,也依然不敢真的生出叛逆之心。”

    “他们始终向中原称臣,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和习俗。”

    “经过数百年的同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的传入,让高丽大部分人都心向大明。”

    “《华夏简史》的传播,消除了双方之间最后一点隔阂。”

    “这也是我建议陛下派出使节团的原因。”

    “可以说,此时的高丽就是一颗熟透了的果子,等着大明去采摘。”

    一席话说的朱元璋也不禁连连点头:

    “有道理,细思确实如此,那你觉得该如何实施统治呢?”

    陈景恪说道:“按照陛下之前的计划,将潭王封在此地。”

    “但他这个王只是个傀儡,是过渡性质的。”

    “所以,在制度上要做出改变,不能弄成先秦时期的封国,最好效仿汉朝。”

    “藩王虽然有极大的权力,但相国等官吏,需要朝廷派遣。”

    “然后迁徙高丽百姓到中原定居,现在河南、山东两省加起来,不足一千万人口。”

    “完全可以在这里安置百万人。”

    “再从南方人口稠密的地方,迁徙一部分百姓去高丽。”

    “这次人口清查,定然会查出很多隐户。”

    “这些隐户都是无地之人,去高丽就给他们分田分耕牛,再分一个婆娘,他们肯定会愿意去的。”

    朱元璋再次点头,当初要饭的时候,谁要是给他分田分婆娘,让他去哪都愿意。

    “还有大户人家的奴仆,大明继承了辽金宋元三朝太多的糟粕。”

    “汉唐时期朝廷努力减少贱籍奴隶,隋朝隋文帝更是公开和贵族抢夺人口,不允许贵族蓄奴。”

    “据说唐太宗年轻时,因为家中奴仆太少,土地没有人耕种,其母太穆窦皇后带领他们亲自种田。”

    “只是辽金元乃蛮夷建国,还保留了这种制度。”

    “至于宋朝我都懒得再鄙视他们了,他们是第一个主动增加贱籍人数的朝代。”

    “甚至一度将平民的地位,贬低到和贱民同等,就这还好意思说自己以文治国。”

    “后来大明立国,您老人家日理万机,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没顾得上这一块。”

    “这些糟粕制度就被保留了下来。”

    “这些奴仆虽然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却并不能算是陛下的子民,而是他们主人的私有物品。”

    “这叫什么?这叫与君抢民,他们抢夺了本属于您的人口。”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听到后面一脑门黑线,打断道:

    “行了行了行了,咱知道你爱民如子想废除奴籍。”

    “不用拐弯抹角,这件事情又不影响国体,咱就答应你了。”

    “你直说,准备怎么改?”

    陈景恪心下一喜,说道:“废除奴籍,将奴仆改成契约制。”

    “契约时间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不等,期间要保证奴仆的薪酬和基本的权益。”

    “时间到了之后,如果双方都同意,可以到衙门续约。”

    “如果双方有任意一方不同意,则不能续约。”

    朱元璋突然沉默不语,让陈景恪很是担忧,莫非他不同意?

    哪知,朱元璋却幽幽的问出一个问题:

    “你可听说过纳妾救人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