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太平

    第四五二章 太平 (第3/3页)

何苒问他话时,他也能稚声稚气地回答,并不像传说中的愚笨。

    显然,这只是一个天资普通的孩子,只要不用帝王的标准来衡量他,他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的,天才万中无一。

    何苒赏给他一套文房四宝,勉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国效力。

    若干年后,武国昌考上了秀才,但是却一直没能考取举人,好在家资丰厚,所以武国昌索性躺平摆烂,办了一家私塾,每年收上十几个学生,他没有继承祖业成为武将,也没有多少成就,但是他没有学坏,更没有走上极端,他教书育人,生儿育女,悠闲而满足地享受着盛世太平。

    登基大典之后,何苒的登基诏书被刊登在晨报上,一个月之后传遍天下。

    而远在西南的某个小镇上,又下起了大雨,周沧岳淋成落汤鸡,飞奔回到营帐里,却见几名亲兵正端着盆盆罐罐在接雨,营帐太旧了,已经有多处漏雨的地方了。

    周沧岳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一个油布包,他全身上下湿淋淋的,但这用油布包里面的东西却干干爽爽,连个水珠儿也没有。

    那是一份晨报,日期是四月二十九。

    而现在已经是五月二十九了,距今已经整整一个月。

    没办法,已经离开了青木,但这里距离京城仍然很远很远。

    小镇上的人从未听说过晨报,这里识字的人也不多,这份晨报还是镇上唯一的秀才老爷,托人从桂地带回来的。

    其实在那位秀才老爷家里,周沧岳已经把晨报上的内容看了一遍,并且指着晨报上的登基诏书,对那位秀才老爷说:“你是怎么知道我认识皇帝的?”

    秀才老爷

    现在,周沧岳坐在漏雨的营帐里,听着雨水落进盆盆罐罐里发出的叮咚声,一字一字地看着那份诏书。

    确定自己已经倒背如流了,他便让人把军中的文吏们全都叫过来,然后他非常大方地把那份报纸交给他们,让他们把上面的诏书抄写上几百份,传送军中。

    这时,白狗走了进来,问道:“以前是没有皇帝,不对,是有皇帝和没皇帝一样,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真皇帝了,那咱们怎么办?”

    周沧岳:“什么咱们,关你们啥事?”

    白狗:“咱们虎威军啊,咱们是虎威军,不是苒军,你看那什么长安军、甘州军、庄浪军,现在全都易帜,改叫苒军了,放眼天下,没有冠上苒军名头的,除了土匪,就是咱们了。”

    周沧岳想想也是,不过这事也不急。

    “先别管这些,等明天雨停了,抓紧时间去清剿宝象王余孽,这才是最重要的。”

    转眼便是一个月,虎威军也已经离开了那座小镇,去了另一座小镇,又一个月后,他们到达更大的城池,周沧岳终于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信。

    整整三封,都是何苒写给他的信,最早的那封信已经是九个月前的了,这九个月来,何苒每隔三四个月便给他写一封信,可惜这些信没能在第一时间送到他手中。

    何苒给他的第三封信,日期是四月二十八。

    就在登基大典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何苒挑灯给他写了这封信。

    信很短,只有三行字。

    “我当皇帝了!”

    “你可愿来京?”

    “我请你喝酒。”

    周沧岳看着这封信,只有十五个字,可是每一个字都像是小锤子,锤在他的心口上。

    周沧岳捧心枯坐良久,忽然,他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备马,备马,我要去京城!”

    周沧岳骑马出城时,雨过云歇,路边有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

    周沧岳拉住缰绳,问道:“这么早就出城,这是去哪里?”

    百姓中为首的老人笑呵呵地说道:“将军,现在不打仗了,我们要回家种田去了。”

    周沧岳向他们挥挥手,继续策马前行,没走多远,又遇到一群百姓,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虽然衣着破烂,但是眼里有光,脸上也有笑容,他们也是回家去的,因为战乱,他们已经辗转多地,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

    “将军,现在不打仗了,您这是回家去吗?”

    周沧岳哈哈大笑,大声说道:“我要去京城,见一个重要的人。”

    此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