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靖康
第二百九十九章 靖康 (第3/3页)
“卿性格刚直,前去议和不合适。”
李纲奏道:“金兵大军即将兵临城下,勤王之师又没有到来,暂时议和也可以。但议和的条款要恰当。否则,会招来大祸,宗社安危在此一举。李棁柔懦,恐怕有误国事。敌人是贪得无厌的,必然会提出非常苛刻的条款。只要朝廷举措适当,敌人就会见机退去。如果朝廷迫于金军的威势,答应他们的全部要求,金军就会轻视我们,那样后患无穷。”
赵桓不听,仍让李棁出使金营。
果然,李棁等到了金营,被金军一恐吓之后,便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了,只是领回了金军提出的议和条款。
一、给金军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
二、尊称金帝为伯父。
三、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四、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
李邦彦等投降派极力劝赵桓接受这些条款,然而国库早已空虚,哪里有那么多金银?于是赵桓只好下令在京城尽力搜刮,搞得家家不安,人人惊恐,全城乱纷纷,朝野闹哄哄的。
然而群臣之中,只有李纲坚决反对这些条件。他愤怒地说道:“金军索要的金帛,竭尽天下之财,都无法满足,一个京城怎么会够呢?三镇,是国家的屏障,割给金军,还怎么立国?”
“至于人质,宰相可以去,亲王不能去!应该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同金军商谈条件,说明哪些可以答应,哪些不能答应。只要谈几天拖延时间,勤王大军就会到来。那时金军所提条款虽然不能实现,也不得不赶快退去。届时再同他缔结合约,他就不敢轻视我们,和平局面才可以长久!”
应该说,李纲才是最洞悉时势的,然而只有他一人明白却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李纲和李邦彦等人在皇帝面前反复激烈争辩,人脑子都快骂出狗脑子了,结果赵桓却仍旧默无一言。
见此情景,李纲只能叹息着提出辞职。
赵桓见李纲绷不住,立刻慰谕他说道:“卿先出去指挥军事,此事慢慢商议。”
结果等李纲一退出去,赵桓就全部答应了金军的条件。
很难想象当时李纲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的心路历程,反正这事儿放在一般人的身上,都得直呼带不动。
有时候输了比赛,总会觉得队友不给力。
这种感觉就像是啥呢,你玩个中单跟对面打的有来有回,缩在高地上眼看对面就打不下来撤了,结果你的队友先点投降了。
最让人难绷的是,各地援军陆续抵达开封,一共二十多万人,金军只有不到六万。而李纲指挥的部队和金军打得有来有回,你来我往。结果在这略占上风的时候,赵桓愣是把这钱给了!
二月份的时候,金军收到钱款后,撤回了北方。
按照金军的说法是,对赔款数额很满意。但实际上金军自己也知道,就是打不下去了,再打下去怕是这六万人都得让对面给耗没了。
在金军退兵之后,赵桓光速罢免了李纲。
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
罪名更是难绷,赵桓给他安了两个“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把他贬官南迁。
只要是脑回路正常的人,都不会觉得这俩罪名能扣在李纲的脑袋上。
但我大汴朝的皇帝他就是不一样,一般的汉奸……不是,一般的傻逼还真干不出这么脑淤血的事儿。
本来能喘一口气,结果到了八月的时候,金军再度大举南下。
金军以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南下进军。
九月初,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军攻破太原。
金军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听到自己所忌惮的李纲被罢免,便与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商定合兵南下,在十月初攻下真定府。
不久,金军左副帅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金兵再次大举南侵,一路上再次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便直达开封。
(新书《大唐好圣孙!》求追读,就在这个号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