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一石三鸟

    第110章:一石三鸟 (第2/3页)

常高的。

    再说张群礼。

    仔细想想,12家书城,听着不少,规模应该也不小,但,考虑场地大概率是租的,图书也普遍赊销,计算资产的话,根本也不会有多少。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个老赖。

    梳理片刻,苏杭很快敲定了思路:“那就更好办了,钟伯伯,你能找人查一查张群礼的财务状况吗,越详细越好,花钱也行,要尽快?”

    苏杭话都说到了这里,钟长林也大致明白了少年的思路:“小杭,你是想……把他扒开?”

    苏杭点头:“就像亚细亚那样。”

    九月份,亚细亚因为长期拖欠,被供货商打砸,本来红火全国的一家商城,这段时间可谓急转直下。

    钟长林听苏杭说起亚细亚,倒是立刻想到自己前几天再次被债主围堵的事情,好在,因为《数不清的流年》大卖,博艺账上还有不少资金,勉强才算过关。

    至于张群礼……

    想想对方随意买豪车的奢侈,钟长林可不相信这人有什么现金储备。

    思路也更加清晰。

    老赖最怕什么?

    用一个金融术语来说,很简单的两个字:

    挤兑!

    因为根本没钱,正常情况下还能维持,然而,一旦有坏消息传出,一挤就崩!

    越想越明白,越想越兴奋,钟长林忽然端起面前的杯子猛灌一口,带着发泄地大声道:“妈的,我早该想到,早该想到……”

    苏杭等待片刻,见钟长林稍微平静,又示意他面前的东西:“还有,钟伯伯,我这人喜欢一石二鸟,这些材料,可以作为下个月《商海》的主打,我相信,比起‘少年作家的天才策划’,更多人会关心‘少年作家如何两月进账百万’。”

    上个月,《商海》抓住机会,通过一篇《送戏下乡:少年作家的天才策划》让销量一举冲破8万,然而,哪怕是被央视关注的这个噱头,必然也没有直白的金钱那么吸引人。

    两月进账百万!

    谁不想?!

    钟长林当然更容易想明白,眼睛先是一亮,随即却又暗淡下来:“小杭,上级已经和我谈过,不出意外,我下个月就会交班……”

    “我进门就听您说了,”苏杭道:“钟伯伯,我还是刚刚那些话,没什么可沮丧的,等您离职,咱们一起做点别的,比如,我之前也没开玩笑,长林传媒集团。不过,既然还在几天,咱们就站好最后一班岗,更何况,我既然拿出了这些东西,让《商海》刊登出来,对我们也更有利。”

    钟长林听苏杭这么说,点了点头,下意识又道:“《青旭》那边……”

    苏杭闻言,也沉默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