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细节决定成败
第097章:细节决定成败 (第2/3页)
多个县,根据官方数据,1994年度的白酒市场规模是46万吨,同样的7成低端,则是一个32万吨的庞大市场。
因此,不说其他外省,只是中原一地,桑河酒业只要做好了,都能把自己翻滚成一个数万吨级别的一线巨头。
大家讨论着这些,郑春也越发肯定苏杭的发展策略。
与其和无数同行打破头地去争抢那三成的中高端领域,不如专心开拓另外高达七成的低端市场。
低端市场的竞争当然也很激烈,但,只要打出了品牌,相比其他无数默默无闻的地方酒厂,以及更多的散装作坊,桑河酒业简直可以碾压。
就像牛栏山。
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人家好歹也是全国知名,同样价位的一个货架,其他是一些根本没听过名字的小牌子,中间夹着一个挺眼熟的牛栏山,消费者如何选择,完全可以想见。
这一场夜话到了最后,郑春又问及企业管理。
跟着喝了酒,苏杭已经微醺,思维却越发活跃,回忆前世阅读过的诸多经管书籍和名人传记,给出了让半醉里的郑春都牢牢记住了很多年的一段话。
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从来不需要什么太高深的理论。
要做的,只是抠细节。
就桑河酒业而言,大家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抠’一枚瓶盖、一个纸箱、一张宣传海报、一条更短的送货路线、一种哪怕将出酒率提升0.1%的全新技术,如此种种,最终让一家企业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产品品质还能更好。
然后,就是成功。
记忆中无论是国外的沃尔玛,还是国内的娃娃哈,其实都是如此。
就说娃哈哈。
千禧年之前崛起的一连串饮料巨头中,其他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要么轰然陨落,要么半死不活,为什么娃哈哈能够长久兴盛?
老宗有什么秘诀吗?
有。
比如,亲自到第一线做市场调查,一个老太太说一种饮料瓶子太小,有大瓶就好了,老宗记在心里,又一番调研,认为可行,很快推出了大瓶。
比如,亲自到一线车间,发现灌装线上果汁注入太满,不仅增加消耗,还可能在溢出后出现残留霉变,于是立刻就召集团队进行调整。
这是什么秘诀?
还是简单的两个字:细节!
高深吗?
不高深。
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然而,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不起眼,让一家企业兴盛了几十年。
小院深夜的堂屋内。
苏杭挑这个时代能说的一些案例仔细说过,郑春听得更加兴奋,还要找纸笔,打算记下来。
苏杭让母亲上楼拿下某个妮子买给自己的一刀宣纸,还有笔墨,没有写郑春想要的那些,而是挑了重生当天上台默写的《劝学》中的一句,稍作修改,写成了一幅字送给郑春。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凌晨。
终于送走郑春,收拾着桌上碗碟的何芬本以为今天就算结束,对于儿子之前在酒桌上的侃侃而谈,她内心里也只有无比的骄傲。
然而,当父子俩送客人离开后返回,丈夫掏出厚厚一叠期货交易单据,以及,最重要的,一张显示有109万元巨款的存折,何芬刚刚产生的一点困意,瞬间又消失不见。
郑春提出用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